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小藥"物美價廉受追捧 專家:囤醫院制劑不可取

2014-06-17 10:09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醫院制劑,是指醫療機構根據本單位臨床需要經批準而配制自用的固定處方制劑。多年來,由于不少醫院制劑一直保持著廉價又好用的傳統,被市民親切地稱為“小藥”。那麼從哪里買到“小藥”,家庭多囤些“小藥”可取嗎?

  醫院制劑好用受歡迎

  目前,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登記的制劑品種共有3431種。北京中醫醫院的紅紗條、北醫三院的鼻炎三號、北京兒童醫院的青紫合劑和復幼合劑、空軍總醫院的一號霜等,都是醫院制劑中的明星產品。

  最近一段時間,蚊蟲叮咬問題困擾著很多人。對于反復被撓破傷口、總是不好的蚊子包,北京中醫醫院外二科主任徐旭英介紹,由甘草加香油制成的甘草油,有清涼、祛濕、止癢的作用,同時,無任何的毒副作用,一天可以反復地涂抹多次。每瓶售價僅需3.1元。同樣,可以治療蚊蟲叮咬的小藥還有復方黃連膏、復方化毒膏等,在這家醫院已經使用了60年之久。

  小藥僅限制劑醫院使用

  與市面上流通藥品不同的是,醫療機構制劑只能在醫院內部使用,合法制劑在說明書中均標注有“本制劑僅限本醫療機構使用”字樣。任何不經醫師處方或者超出本醫院范圍銷售醫療機構制劑的行為都是違法的。這些醫院小藥都有正規的批號,為“京藥制字”。如果這些藥品要上市銷售的話,就需要醫院向國家藥監部門提出申請,經過國家藥品審批的流程,只有獲得國藥準字文號才能在市面上流通銷售。

  在網絡上,醫院制劑膚樂霜、維生素E乳、硅霜等都算得上明星熱銷產品,受到熱捧。殊不知,在網上銷售醫院小藥屬于違法行為。常有人呼吁盡快放開醫院小藥。

  近日,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用藥警示,提醒消費者要注意識別真假醫療機構制劑。合法醫療機構制劑是醫院在長期使用的配方基礎上,經過一係列的藥學、動物實驗驗證其有效性及毒性後,經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配制生產。在其標簽或說明書上都會標注批準文號。

  對無文號、包裝、標示、配制單位、有效期、批號等基本信息的制劑,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一些醫療機構未經批準,打著祖傳秘方、特效藥的幌子非法配制制劑,由于未經過實驗證明其安全性,甚至擅自添加化學藥品,服用者初次使用後會覺得症狀有所改善,但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輕者延誤治療,重者則可能引發藥源性疾病甚至中毒。

  家庭囤小藥不可取

  很多人有“囤藥”的習慣。朝陽醫院藥事部藥師王錚表示,藥品的特殊屬性決定了它幾乎沒有升值的可能,且又有一定的有效期。保管成本高,所以說“囤藥”要不得。

  包括醫院小藥在內,不同的藥品有不同的有效期,超過有效期,藥品就會變質失效。服用超過有效期的藥品不僅達不到療效,而且還可能產生毒副作用。同時,家庭在保存醫院小藥的時候應按藥品包裝上注明的儲存條件存放,若無特殊說明,藥品應存放在通風、陰涼、幹燥的地方。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