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後在參加2014年中國食品安全論壇時表示,針對食品安全,食品企業作為生產經營主體,責無旁貸。娃哈哈集團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食品飲料企業,通過技術進步、質量安全管理、信息技術及良好的輿論環境,打造企業品牌信譽,實現市場與企業雙贏。
通過技術進步推進企業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他講到,娃哈哈27年的發展實踐讓我們深知,要確保食品安全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科技進步,為了實現在食品領域的技術進步和創新,我們建立了集團自己的研究院,總投資近4億元,光儀器設備價值就超過2億元,並從國內外引進多名教授、博士作為學科帶頭人,全面、係統地開展基于食品安全的企業產品研發、設備創新等研究工作。我們的企業技術中心通過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分析中心通過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實驗室認可,具備了針對食品各種常規指標和危害因子迅速檢測的手段和方法,成為國內率先擁有國家級水平檢測實驗室的食品企業之一。此外,集團借鑒國家衛計委的相關做法,積極構建企業產業鏈食品安全風險預警機制,有效杜絕了不合格原料進入加工工序、消除食品安全質量隱,取得了一定成效,提升了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實施“前道服務後道,後道監督前道”的質量安全管理體係
他說,食品產業鏈包括由農業、食品加工業、批發零售業和物流配送業等相關企業構成的食品生產與供應網絡係統,整個產業鏈涵蓋種植、養殖、生產、加工、運輸、儲藏、銷售等多環節,全鏈條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會造成食品不安全。娃哈哈產業鏈具有供應商多、生產廠分布廣和銷售渠道遍布全國各地的特點。我們基于最早生產娃哈哈兒童口服液積累的質量管理經驗,逐步完善形成了“前道服務後道,後道監督前道”這一具有娃哈哈特色的全員、全過程、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全面落實質量責任制,將“監督上崗位、做好本崗位、服務下崗位”的管理要求貫徹到每一員工,實現層層監管、相互服務、相互監督,確保公司產品質量穩定和統一。同時娃哈哈專門成立了市場督察部,對流通環節和消費終端的產品質量經常進行檢查追蹤,並建立經銷商質量反饋制度,要求經銷商每月反饋產品質量意見,做到每一瓶產品從原料供應、組織生產、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全程監控,確保食品安全。此項管理創新獲評2013年度第二十屆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
利用信息技術構建企業食品安全質量追溯係統
他表示,娃哈哈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引進海外學科帶頭人自主開發了多個適用于娃哈哈生產運營實際的信息化管理係統,包括從來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檢驗控制係統、結合車間成本核算和質量監控的生產制造控制係統(MES)、產供銷調度係統、生產發貨信息管理係統和消費者投訴管理係統等,做到了每批原料、每個班次、每個環節、每批產品都錄入到信息管理係統,確保每個產品、每個批次、每道工序出現的問題都能追溯到具體責任人。下一步我們還將研發智能化自動生產線,利用先進傳感器等元件自動監測與控制每道工序的工藝參數,對每一道生產工序全部實現智能化實時控制、實時記錄、全程監控,將目前的事後監控模式變為事前自動監管模式,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
建立食品安全良好輿論環境實現社會共治
他舉例到,娃哈哈這些年來亦屢受負面虛假信息的影響。最為典型的就是2011年在網絡上大肆炒作的“營養快線凝膠事件”,把正常的蛋白質凝結現象歪曲成凝膠,並用惡意抹黑的煽動性語言,污蔑產品的聲譽。雖經通過正面回應澄清了事實,但還是使我司遭受了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再比如,近期又有部分網站、微信出現了說娃哈哈富氧水產品忽悠消費者的負面報道。實際上國家衛生部早在2007年就出臺了《衛生部關于同意加氧飲用水作為普通食品管理的批復》(衛監督函〔2007〕169號)的管理規定,批準加氧飲用水作為普通食品管理,並要求“所使用的氧氣應符合醫用氧要求,氧氣純度不低于99%,制成的飲用水中含氧量不應超過150mg/L。”娃哈哈富氧水正是嚴格按照衛生部這一規定生產的,並經質量監督部門審查批準取得了產品生產許可證(QS認證),質量和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他呼吁要進一步加大對網絡信息、特別是負面信息發布的管控,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進行食品安全信息的發布,對造謠傳謠的違法行為給予嚴厲打擊,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輿論環境。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