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從“南糧北調”到“北糧南運” 我國糧食産銷新格局悄然形成

2014-03-13 0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長春3月12日電(記者齊海山)隨著東北地區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的逐步提高,源源不斷的商品糧行銷全國,我國糧食生産的“北糧南運”格局已悄然形成,南方“魚米之鄉”的餐桌上,東北米的比例越來越多。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3年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糧食總産達到2904.74億斤,其中,黑龍江糧食總産量居全國第一,吉林省去年由五躍四,內蒙古糧食總産量居全國第十位,去年增量和增幅均居全國第一。四省區糧食總産量在全國比重從2003年的17.7%提高到2013年的24.1%,成為全國糧食增長最快、貢獻最大的區域。其中玉米是該地區面積和産量增長最快的品種。

  由“湖廣熟,天下足”的“南糧北調”格局到“北糧南運”,表明我國糧食生産地域呈現由南往北的發展新趨勢。“東北地區地廣人稀,肥沃的黑土地和大量的後備土地資源,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以新品種和新技術為支撐的科技革命為黑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水稻、玉米種植面積擴大,提升了糧食産量。”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玉米分會副秘書長劉笑然説。

  據了解,我國糧食生産自2004年以來已經實現“十連增”,全國91%的糧食增量、75%的糧食産量、80%以上的商品糧、90%以上的調出量來自13個主産省。“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等北方省的增糧作用尤為明顯,如今東北地區已經成為粳稻、玉米等商品糧的供應地,東北的糧食外調量佔到全國的60%以上。”劉笑然説。

  “中國目前糧食調出省(區)只有5個,而東北地區佔3個。”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安徽、江西是中國糧食調出省(區),東北地區已經成為中國糧食的“蓄水池”和“穩壓器”。

  據了解,黑龍江省糧食播種面積由十年前的14470萬畝增長到去年的20913萬畝,吉林省糧食播種面積也由6468萬畝增加到7821萬畝。“吉林省可開墾後備耕地資源約佔目前耕地的3%,特別是西部地區有200多萬畝土地從未耕種過。”

  為支援“北糧南運”,去年國家出臺政策,東北三省之外的其他28個省份到東北地區採購粳稻和玉米,運回本省銷售、加工或轉為儲備的,財政給予每噸140元一次性費用補貼。“去年12月份政策出臺後,當月鐵路外運就達33億斤,比上年同月增長一倍以上。”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説。

  2012年12月1日,中國首條跨越高寒地區的高鐵——哈大客運專線投入運作,北糧南運的運力將新增5000萬噸以上,為不斷走俏的東北糧食打開一個大通道。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