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三元巨虧探因:整合不成功 收購三鹿成業績包袱

2014-02-21 08:45 來源:中國網財經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三元巨虧探因:整合不成功 收購三鹿成業績包袱

  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訊(記者 安吉羅)三元股份1月中旬發佈業績公告稱,2013年經營業績將出現1.85億元至2.15億元的虧損,而根據三元歷年業績公告,2009年收購原三鹿乳業資産後,旗下子公司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下稱“河北三元”)持續虧損。業內人士指出,由於産能渠道等整合不成功,河北三元對於三元股份來説已經成為業績包袱。

  河北三元連年虧損 成公司業績“大包袱”

  三元股份此前發佈的2013年業績預虧公告顯示,因原輔材料漲價及投資收益下降影響,公司年度經營業績或將出現-1.85億至-2.15億元的虧損,而從2013年一季度開始,三元股份其實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三季度財報顯示,2013年1~9月,公司已經虧損8658萬元,第三季度便達到4854.58萬元。

  與三元業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他幾家內地乳業上市公司的業績紛紛飄紅:貝因美此前發佈公告,預計公司2013年實現凈利潤5.6億~8.15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0%~60%;伊利股份22日晚間公告,預計2013年度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會增長80%左右,實現凈利潤超17億元;光明乳業雖未發佈2013年業績預告,但綜合27家機構預測結果,光明乳業2014年凈利潤或將達7.09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 127.81%。

  面對類似的市場環境,雖然成本日漸上升,但是別的乳業上市公司依舊有錢可賺,而三元股份成為虧損的“獨一家”。除了三元公告中提到的成本上漲、投資等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三聚氰胺”事件之後,三元吸收三鹿破産後遺留的50億元資産,望借機實現大跨越,但從目前來看,三元顯然未能如願,反而因整合不力備受拖累,使公司業績出現“後遺症”。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令曾經的中國乳業巨頭三鹿乳業集團破産;2009年,包括三鹿的工廠在內的核心資産被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以6.1650億元收購。收購之始,三元對形勢的估計持樂觀態度。2009年3月2日,收購三鹿前夕,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三元股份董事長張福平表示:“三元的目標是進入中國乳業前三名。”當時,對外公佈銷售額在百億以上乳企只有伊利和蒙牛,三元當時是25億,三鹿為105億。將三元和三鹿的銷售額簡單相加之後,三元的銷售額預計也會在百億以上,可以排在前三名。

  “然而,收購一個企業哪有這麼簡單,三元後來的經營業績狀況就是最好的説明。”北京東方艾格農業諮詢有限公司乳業分析師陳連芳説。資料顯示,2009年,三元收購三鹿第一年,凈利潤虧損1.28億元,其中河北三元虧損1.37億元;2010年僅有7000萬元的凈利潤,相比于伊利8個多億、蒙牛14個多億的凈利潤顯得並不明顯,而河北三元的虧損達到-1.55億元;2011年,則又虧損9948萬元,其中僅河北三元就虧損8000萬元。而根據三元股份2013年半年報,運作原三鹿資産的河北三元上半年虧損581萬元,這已經比2012年同期的逾1300萬元虧損大有好轉。

  由於河北三元連年虧損,從2010年開始,“三元收購三鹿是一個敗筆”之類的言論開始流傳。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高級分析師宋亮在接受中國網消費採訪時説,河北三元的整體業績不是太好,對於三元股份來説已經成為一個包袱。他此前曾表示,從2008年到2013年,三元所收購的三鹿工廠始終沒有發揮應有功效,其最近幾年的收購和投資都是敗筆。

  整合緩慢致三鹿産能利用不足 渠道亦待加強

  此前有媒體報道,在石家莊市和平西路河北三元總部灰色的大樓前,已經全然沒有了三鹿的痕跡。2008年之前,這裡曾是三鹿一廠,現在一半被三元作為自用辦公樓,另一半同樣屬於三元資産的樓層已被三元租出去,以增加收益。有評論稱,從某個側面來説,這恰如三元整合三鹿的結果,由於銷售市場不得力,無法開足全部産能,不得不依靠租廠房、租庫房等方式來增加營業外收入,以此來填補整合三鹿50億元産能所付出的折舊費、維修費用、管理費用、人員成本等各項費用。

  據了解,三元對三鹿整合中,最初的主要工作是整合原先三鹿的資源為自己所用,由於原來三鹿的産品結構和三元存在很大的不同,三元以液態奶為主,而三鹿過去以奶粉為主,三元走的是中高端路線,而三鹿相對低端。因此,三元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戰略去調整就需要時間。

  一位原三鹿員工也曾透露,重組三鹿後,三元開始重點佈局液態奶市場,不過在蒙牛、伊利的快速推進下,三元液態奶市場一直未有起色,目前三元收購的三鹿核心工廠産能恢復不足50%,主要是原三鹿三廠、六廠等工廠在生産,其他工廠都處於停工或半停工狀態。

  而三鹿倒下後,石家莊的奶業格局也在重新洗牌,一些石家莊本地二線品牌如君樂寶、新希望旗下的天香乳業等,迅速搶佔三鹿倒下後騰出的市場空間。而雖然承接了三鹿核心資産,但三元未能接下三鹿的原有市場份額。“三聚氰胺”事件後的2009年,蒙牛、伊利、光明全面扭虧,營業收入增幅從7%至68%不等,唯獨三元股份因整合三鹿破産資産而出現1.29億元的虧損。目前,伊利、蒙牛已佔據河北70%以上的市場份額。

  陳連芳分析稱,由於成本的上漲,三元的液態奶收益早就只能保本了。而收購三鹿,三元是希望借此打開自身高附加值的嬰幼兒奶粉市場,以改善主業業績。

  接手三鹿當年,三元便利用三鹿的設備和員工在原地生産出了第一批奶粉,但有業內人士認為,三元在奶粉業務上是一個“門外漢”,雖然三鹿此前在嬰幼兒奶粉板塊已取得很好的認知度,但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三鹿的品牌優勢不僅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成為一個“壞品牌”的靶子;另外,在收購三鹿這一全國性品牌之後,如何進行全國佈局,三元也未能及時做好規劃。

  前述三鹿員工表示,三元接手了三鹿原有的7-8家核心工廠,這些都是三鹿的優質資産,加上三鹿現成的渠道,這些優勢三元都佔全了。但至今三元並未能實現之前的預期。三元收購三鹿後,一直到2年多後的2011年才進行了一次大的梳理,發佈新的品牌LOGO、品牌主張與品牌理念等。

  他認為,整合進程太慢了,由於三元本身的國企體制,決策制定過程非常漫長,需要層層審批等,雖然有多個事業部,但決策權仍非常集中,事業部獨立運作的空間並不大。這樣每一個板塊對經營規劃的反應速度和能力相對較弱,很多事情還是要回到總部來探討和決策。

  三元內部人士對此則表示,三鹿的奶粉業務主要集中在低端領域,而三元把奶粉業務定位為中高端,因此,“收購三鹿之後,不是説它們的渠道和人員我們立馬就能用,我們要重新調整。要讓三鹿的人從之前做低端奶粉向做中高端奶粉的意識進行轉變,是需要時間的。”

  “由於三元認為三鹿嬰幼兒奶粉品牌受損,並沒有大幅投入毛利更高的奶粉市場,主要以三元自有品牌操作,直到2012年才開始重點佈局,不過年營收才2億多元,遠不及三鹿高峰期的40多億元,市場也主要集中在河北、山東等幾個區域市場。”該人士稱。

  在陳連芳看來,三元近幾年的財務報表都是靠主營業務之外的收入苦苦支撐,比如跟麥當勞、八喜合作的項目,而其主營業務在市場上的表現實在不佳。原來的優勢液體乳早已被幾家大品牌擠沒,固態奶雖然奶源信得過,但是畢竟是國産奶粉,難被消費者認可,其奶粉市場主要還是在個別地區的二三線城市。

  此外,據知情人士描述,三鹿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其手下經銷商或潛逃或四處告債,或轉向其他品牌,不敢再代理三元,而代理三元的經銷商,因為各種原因也一直沒有盈利。“提起三元,還會有人想起三鹿,這總讓我們這些人感到不自在。”鄭州某經銷商這樣解釋。

  三元奶粉獲國家扶持 “不良資産”或能盤活

  對於連年虧損的河北三元,宋亮認為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打包賣掉或上市,但他也對中國網消費表示,在現在的條件下很難賣一個好價錢,這樣的不良資産最好是賣掉。

  陳連芳則建議三元把對外投資的項目都理一遍,把能駕馭和有希望轉好的進行排序分析,對於(業績)説不好的趕緊賣掉。“收購河北三元是徹頭徹尾的失敗,這麼多年一直在貼錢進去,最好的辦法就是趁他還有個好價錢的時候趕緊賣掉,這是一個政府性的錯誤,如果不是三元而是蒙牛伊利來運作可能就不會這樣。”他對中國網消費強調。

  河北省奶業協會秘書長袁運生不這樣認為,“三鹿當時是連續十五年奶粉的産銷量第一,留下的攤子非常大。三元在接手之後,管理成本、處理整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都需要大筆投入。經過‘三聚氰胺事件’之後,整個三鹿基本框架都崩塌了,其在企業文化和管理上的融合需要時間,所以剛開始我們認為虧損也屬於正常現象。”

  據袁運生透露,隨著幾年的逐步恢復,三元整體來説可以達到“不怎麼虧損”,甚至有一些業務也出現了盈利的。

  在三元股份副總經理呂淑芹看來,收購三鹿後,當年的三鹿優勢資産已經在三元發揮作用——擴大了三元的産能、市場份額等。加之整合之後,三元的奶粉業務産銷量及市場份額都以超過50%的速度增長,特別是在2013年已達到超過100%的增長。

  但對於三元股份是否將進一步利用河北三元的奶粉産能助力公司業務,截至發稿時,三元股份尚未回復記者採訪。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