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食品造假頻發,食用油品不純考驗檢驗力。(網路圖)
台灣網10月22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大統橄欖油爆不純事件,棉籽油進口商除大統外還包括富味鄉,臺當局“衛生福利部”説,精煉棉籽油食用植物油,摻混時應標示。
臺當局“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説,2012年“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研究計劃”,目的是研擬調合油脂鑒別分析方法,研究認為油品中脂肪酸組成比例相近的不同油品難以判別,不過當時研究僅顯示可能有些油品出現調合情況。
臺灣大統橄欖油品混其他油脂、銅葉綠素事件起因民眾檢舉,不過在去年研究計劃中若有進行後續追蹤分析,就會現出一些端倪,且民眾也曾向地方衛生局檢舉,不過卻沒有查出來。
臺當局“衛生福利部次長”許銘能也表示,接獲檢舉後曾經3次查廠,不過無法證實,直到啟動檢調查到大統公司的配方,才有證據揭發事件,經過調和後,摻其他油及銅葉綠素號稱特級100%橄欖油的脂肪酸與橄欖油的脂肪酸一模一樣。
對於棉籽油及棉酚規範,許銘能説,若油品中有添加棉籽油應在油品中標示,臺灣“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21日通過臨時提案,油品不得檢出棉酚,不過檢驗方法仍需確認。
歐洲聯盟日前公佈十大詐欺食品以橄欖油居首,而臺灣屢傳食品安全事件,臺當局“衛生福利部食藥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指出,臺灣5大造假食品以“素食摻葷”最嚴重,其次是豬肉混充牛肉乾、蜂蜜不純、果汁沒果汁和米粉沒米。(台灣網 高旭)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