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透露,包括廣州在內,全國有很大比例的耕地都是採用污水灌溉。沒有經過處理的礦山廢水、工業廢水等污水將重金屬源源不斷地灌入到土壤中。以他在白雲區的蔬菜基地做的調查為例,如果再不使用污水灌溉,所種植的一些蔬菜都有可能將土壤中的重金屬吸收到低水準,土壤能得到自然的凈化。
“假如我們上面把礦山治理好了,我們在下面就不用做修復的工作了,就不用投那麼多錢了。”黨志説,土壤、大氣、水體三種環境介質中,修復土壤的費用是最高的,而且效果最慢、最差,一旦被污染,修復將是一個長期工程。
植物修復的優勢
1
技術相對簡單、費用較低,可以大面積實施
2
經植物修復過的土壤可再利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3
不造成污染場地的二次污染,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
4
不破壞場地結構,對環境擾動少,為公眾所歡迎
5
如不再次污染,利用植物的提取或降解作用可以永久性地解決土壤污染問題
植物修復的局限性
1
對於污染程度過重、污染物分佈為植物根系所達不到、不適於植物生長的污染土壤的修復並不適用
2
對於複合污染土壤,採用一種修復植物或幾種修復植物相結合的修復方式往往也難以達到修復要求
3
修復週期較長,難以滿足快速修復污染環境的需求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