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港澳傳真  > 正文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打造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

2014-10-21 10:49 來源:中國金融 字號:       轉發 列印

   編者按:2009年,香港推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業務。五年來,人民幣跨境使用從貿易結算擴大至資本項目和金融市場交易,人民幣在國際支付的排名也由第20位上升到第7位。自2008年12月開始,人民銀行與境外央行的貨幣合作也不斷深化,先後與24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及貨幣當局簽署互換協議。本欄目選取了四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對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進行了多維立體的描述與分析。

   2009年中,香港推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業務,至今剛好5週年。五年來,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迅速,穩佔全球鰲頭。截至今年6月底,包括存款證在內的人民幣存款餘額為1.1萬億元,較2010年6月增加約11倍;今年上半年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為2.9萬億元,同期內地以人民幣結算的對外貿易總額為3.3萬億元;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債券發行量為1300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未償還人民幣債券餘額3800億元;香港人民幣實時支付系統目前每日平均交易量為7000億元。與此同時,人民幣外匯和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穩步發展,人民幣在全球最常用支付貨幣榜的排名由第20位躍升至第7位。

   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發展歷程

   2004年:香港開創個人人民幣業務

   早在2001年11月,香港金管局已經向人民銀行提出在香港開展個人人民幣業務的構思,實質商討則始於2002年2月。經過多次交流和討論,2003年6月,金管局與人民銀行及國家外匯管理局在主要問題上達成了共識,整體方案基本成形。2003年11月,國務院批准香港試辦個人人民幣業務。2004年2月25日香港的銀行正式開始為個人客戶提供人民幣存款、兌換、匯款以及扣賬卡和信用卡服務。

   2004年推出的香港人民幣業務旨在便利內地和香港之間的人員往來,引導在香港沉澱的人民幣現鈔通過銀行體系有序回流內地,故服務對象僅限于個人客戶和提供個人消費服務的商戶。其後在2005年放寬了一些業務限制,2007年開始有內地金融機構獲准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這一階段人民幣存款餘額從2004年底的120億元人民幣逐步增加至2009年中的540億元,雖然今天看來業務規模有限,但背後的跨境清算和運作安排卻是開創性的,不但首次開通了人民幣通過銀行體系進行跨境交易和流動的渠道,也為2009年以後的飛躍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2009年:香港開展離岸人民幣中心建設

   2009年7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推出,是香港人民幣業務踏入第二個階段的重要分水嶺。這項舉措不僅把香港的人民幣業務由個人擴展至企業和機構,其更重大的戰略意義在於設計理念和發展模式的突破——從單向的現鈔回流內地轉變為雙向的人民幣資金流動,為人民幣國際化邁出重大的一步。自2009年以來,隨著各類跨境人民幣貿易及投資業務不斷開展和深化,更多連接在岸和離岸市場的橋梁陸續接通,更多人民幣在海外使用、流通和沉澱。這成就了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快速和越漸成熟的發展。

   2009年推出的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範圍只包括內地五個城市(上海、廣州、深圳、珠海和東莞),很多配套政策和措施如出口商退稅安排尚未到位。在與人民銀行商討後,香港金管局在2010年2月就監管原則及操作安排作出重要詮釋,厘清兩項基本原則:第一,人民幣資金進出內地的跨境流動須符合內地的法規和要求,而內地企業辦理相關業務是否符合這些法規要求由內地監管當局和銀行負責審核;第二,人民幣流進香港以後,只要不涉及資金回流內地,銀行可按本地法規、監管要求及市場因素發展人民幣業務。同年7月,人民銀行同意對清算協議作出相應修改,為香港銀行開展各種人民幣業務提供更大的政策空間和確定性。這些基本原則至今仍然適用,確立了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方向。

   2010年下半年,人民幣貿易結算安排逐步落實和擴大,業務量開始快速增長。但那時候內地可以收取人民幣的出口企業僅限于300多家,加上離岸人民幣針對當時由內地支付香港的人民幣遠超回流量,有人質疑人民幣貿易結算安排是否淪為炒賣人民幣的套利渠道等問題,香港金管局與人民銀行商討並採取果斷措施,實時啟動貨幣互換安排以減低因為額度用罄引起的市場流動性緊張,其後更進一步具體化銀行為客戶進行跨境平盤的監管要求。這些措施推行後,人民幣貿易結算的運作逐漸理順,企業為跨境貿易結算在內地單向買入人民幣的壓力下降,而進出內地的支付流向也漸趨均衡。

   到了2011年,銀行業和市場人士都反映,通過貿易結算交易而積聚的離岸人民幣資金除存款外出路不多,發展人民幣貸款和其他金融産品的空間也有限。內地有意見則認為流到香港和海外的人民幣資金應繼續在外面流轉和沉澱,不應亦不需要回流內地。但實際上在海外沒有廣泛使用人民幣的經濟或金融體系,離岸人民幣不可能完全與在岸市場分隔而自我迴圈使用。這個問題經多方面深入論證,大家基本上接受了離岸與在岸市場之間要有適當的聯繫,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和金融投資的渠道(包括投資內地債市和RQFII等安排)也逐步建立和擴闊。

   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為何突圍而出

   各地金融中心競相開拓離岸人民幣業務,“強敵”環伺,香港如何突圍而出?我認為關鍵在於“PIPs”——政策空間(Policy Headroom)、市場基建(Infrastructure)、人才和産品(People/Products)。

   人才和産品

   我一直強調,國際金融中心制勝之道是人才和産品,這是“軟實力”的核心。一流的國際金融中心必須能夠匯聚人才去設計、開發、銷售各種切合消費者需要的金融産品。人才培養、産品開發方面,業界包括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乃至行業組織如財資市場公會都可以也應該當主角。決策和監管機構的本位是確保金融穩定和保障金融服務消費者,但在評估市場需求和開發金融産品方面,卻不宜越俎代庖。

   政策空間

   市場力量固然重要,但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的步伐很大程度仍取決於政策空間。近年來,人民幣資本賬戶的開放一直在循序漸進地穩步推進。過去5年,內地陸續推出多項政策,為擴大人民幣跨境流動的深度和廣度創造政策空間,得使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迅猛發展。其中有四大里程碑:一是2009年推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二是2011年起放寬以人民幣支付境內外雙向直接投資;三是2011年開通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計劃的安排,讓離岸人民幣資金可投資于在岸債券和股票市場;四是2014年4月公佈滬港股票交易機制,即“滬港通”,容許香港和海外投資者通過香港交易所買賣上海A股,並讓內地投資者通過上海交易所買賣香港股票。滬港通是內地資本賬戶開放進程中歷史性的一大步,有利於促進人民幣在岸與離岸市場之間的互通,也必將有利於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晉陞至更高的臺階。

   市場基建

   離岸人民幣市場基建有四大支柱:一是安全和高效的結算交收系統;二是穩健且有利市場發展的監管制度;三是設立金融市場基準,如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定價;四是充裕的流動性。在保持充裕的流動性方面,香港金管局一直致力於推出增加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的措施,2012年6月,推出了T+2交收期的7天回購安排,2013年1月和7月逐步將交收期縮短至T+1、T+0,以便銀行更方便和更有效地管理人民幣流動性。

   展望香港未來發展

   人民幣國際化是個既漫長又複雜的過程,其形態和速度受到內地資本賬戶開放的步伐影響,也牽涉到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政策框架轉變與市場之間的複雜互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然條件和結果。人民幣跨境貿易和投資交易的擴大,必會提升離岸人民幣市場資金量和流動性,進而提升離岸企業和金融機構採用人民幣的意願和空間。現時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規模仍然有限,存款額(約為1.5億元)只是在岸(100萬億元)的1%左右,遠低於離岸美元存款等於美國本土的大約三成,但可以肯定的是,離岸人民幣市場在可見未來會有非常巨大的增長空間和潛力。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香港能否繼續保持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領先地位?現時香港人民幣存款和支付交易佔全球離岸市場七成,但我認為香港不會亦不應一直佔有這麼高的份額。人民幣國際化就是要人民幣在全球各地更廣泛使用和流通,而不同時區的企業和個人需求各異。海外企業和銀行的人民幣業務如長期處於很小的規模,對香港銀行提供的融資和代理銀行服務的需求也不會很大。換言之,期望香港長期壟斷離岸業務並不實際,人民幣未能真正國際化,亦不利於香港自身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持續發展。畢竟,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開放和便利是基於國家金融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香港在過程中可以發揮重大的推動和催化作用,並借此機遇鞏固發展離岸中心,締造雙贏。

   香港作為先行者已有十年的經驗和根基,但我們更大並且獨特的優勢在於香港與內地緊密的經貿聯繫。進入內地的外商直接投資有六成源自香港,內地對外直接投資也有五成以上是投資于或取道香港,而通過香港進行的轉口和離岸貿易也佔內地外貿總額的三成。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因而無論在規模、深度與廣度都會佔優,而這些自身優勢不會因為其他地方開展人民幣業務而削弱。只要香港不斷加強香港與內地及海外的人民幣業務聯繫,鞏固和提升中心樞紐的功能和作用,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將大有可為。(陳德霖 作者係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 本文根據作者9月15日在“2014財資市場高峰會”的演講及2月份的文稿整理)■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