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港澳傳真  > 正文

香港中文大學落戶深圳能否打破“孤島”怪圈?

2014-03-27 10:18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落戶龍崗會給龍崗帶來什麼?

  3月22日,30多位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及國內外知名專家雲集港中大(深圳)校區,研討智慧城市建設——儘管港中大(深圳)尚未開學,但第一次在這裡舉辦活動,便成為“龍崗區首次舉行的院士論壇”、“深圳迄今為止參會兩院院士最多的一次學術盛會”,這不禁讓人對港中大(深圳)給龍崗未來高端發展帶來的提升作用有了更多的憧憬。

  的確,港中大(深圳)被龍崗寄予了眾多厚望:為當地帶來更多的高素質人群,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撐,以及帶動當地的教育發展甚至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經濟發展等。不過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也坦承,在國外,大學和當地聯繫是很緊密的,但在國內,大學和周邊地區的關係似乎沒有那麼緊密,可能只是提升了一下周邊的房價而已,有的甚至成為“孤島”。因此,如何充分發揮“港中大”(深圳)落戶的效應,破解“孤島”效應,促使港中大(深圳)與龍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不斷發揮積極作用顯得至關重要。

  ●南方日報記者 鳳飛偉 實習生 陳秋瑾

  智力支撐作用初顯——

  眾多院士為龍崗建設智慧城市支招

  3月22日,有望在下半年招生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啟動區一間會議室內嘉賓滿座,30多位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及國內外知名專家濟濟一堂,圍繞著“城市與生活的智慧化”主題,共同研討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智慧化技術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

  這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校以來的首次重大學術活動,但“一齣手”便給人印象深刻:本次論壇是深圳迄今為止參會兩院院士最多的一次學術盛會,也是在龍崗區首次舉行的院士論壇,同時還是中國工程院圍繞智慧化在城市當中應用展開討論的第一次學術論壇,“高大上”可見一斑。

  “如果沒有港中大(深圳)這個平臺,很難想像能有這麼多院士匯聚龍崗。”現場一位教育界人士如此表示。

  “我們迫切地希望得到高手的指點。”在論壇開幕式上,龍崗區區長馮現學在發言時表示,推進城市智慧化和智慧龍崗建設是重要的支撐,龍崗區從去年開始就積極地謀劃開展工作,以資訊化提升工業化和城市化水準,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及智慧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希望與會專家能夠更加關注龍崗,為城市智慧化建設提出“錦囊妙計”。

  事實上,徐揚生近幾年在多個場合曾表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建設成為校園內任何一個角落都可無線上網的“無線校園”。針對目前龍崗現狀,他也建議龍崗應打造“智慧城市”,這和龍崗重視智慧城市建設不謀而合。

  這場論壇只是個開始,徐揚生在致辭時表示:“今後的幾個月當中,我們將有一系列的學術論壇,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主講的大師論壇,以及全市校長論壇等。”

  這預示著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有著為龍崗發展提供更多“外腦”智慧支撐的巨大潛力。為此,馮現學也樂觀地表示,“香港中文大學這只‘鳳凰’落戶龍崗,是一種緣分,必將為龍崗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

  高校集聚效應顯現——

  更多國際教育資源匯聚大運新城

  “港中大是第一個落戶深圳的國際高校,它對龍崗乃至深圳教育的豐富和支撐,以及對一個地區形成的重大的支撐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龍崗區副區長楊莉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

  自去年以來,龍崗區便開始依託港中大(深圳),積極謀劃“國際大學城”的建設,欲在龍崗大運新城片區打造深圳南山大學城之外又一個大學城片區。“這裡將會是國際教育集聚區,在它打造的過程中,港中大(深圳)將會起到龍頭的作用。”楊莉説。

  目前除了港中大(深圳)已經入駐,有望於今年下半年開始招生外,國際知名大學莫斯科大學也已經在大運新城初步選址,目前它還需要在國內尋找合作院校,UBC(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等多所國際知名大學都在落地洽談當中。

  楊莉告訴記者,龍崗大運新城內的教育集聚區主要有兩種辦學模式:一個就是像港中大(深圳)這樣有非常完整院校建築的高校,另一個是精品專業進駐,形成精而美的特色學院。為此,龍崗需要建設中心公共服務區,“比如説全球學習中心、教研平臺等公共服務區,今年底一部分公共服務區要爭取開工”。

  深圳知名區域經濟學者金心異曾表示,龍崗的大學城應該儘量避免深圳大學城的弊端,即幾所研究院因空間限制沒辦法進行擴張。因此在集聚方面,龍崗進行細緻科學的規劃很重要。

  對此,楊莉表示,為更好推進高等教育的集聚,龍崗區專門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成立了一個叫“高等教育和國際化”的科室,為高校的進駐、建設、發展提供服務。同時,今年按照高等院校集聚區目標在做該片區的綜合規劃概念規劃,並爭取到今年底一部分公共服務區開工。

  “港中大落戶龍崗 將帶來更多人才”

  ■聲音

  “為什麼坂田街道有世界500強企業華為,卻沒有給人以國際化街區的感覺?”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據悉,華為七成以上的員工都住在原特區內,華為很多跨國性的商務活動,不是安排在集團總部內就是在原特區內。這種“産城背離”的情況,成為制約當地城市國際化水準提升的因素之一。

  “深圳資訊技術職業學院落戶龍崗,但把門一關,似乎和我們龍崗沒什麼關係,好像一座孤島。”龍崗區一位人士曾這樣對記者表示。

  對此,徐揚生曾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國外,大學和當地聯繫是很緊密的,往往是某個地方有了一所好大學,這個大學周邊的整體發展水準也上去了,但國內的情況似乎不是這樣。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數城市,在國內,大學和周邊地區的關係似乎沒有那麼緊密,可能只是提升了一下周邊的房價而已。“港中大落戶龍崗,我們希望帶來更多一流人才、技術沉澱,對當地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楊莉也表示,一個學校和一個城市之間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她認為,香港中文大學有著開放型的教育理念,“我覺得這個教育理念,和龍崗區現在轉型升級創造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城市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在學校和地方的融合上我非常有信心”。

  她舉例説,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開辦過程中,龍崗區委、區政府從落地、建設、進駐到該校啟動區的開放,都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人才激勵、産學研、文化創意、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會和區裏密切地互動,港中大(深圳)將與轄區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不斷發揮積極作用。我想,這樣的學校不會成為孤島。”

  參加論壇的武漢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高等教育的進駐,給龍崗區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將帶動龍崗區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他建議,龍崗區要利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高校的高端資源和人才,進一步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戶龍崗。李德仁打了個形象的比方:“一所大學相當於一顆‘種子’,‘種子’要長成‘大樹’,形成較大實力,還需要龍崗與高校共同努力,把更多的科研創新成果轉化並留在當地,成為原始性創造的高新技術産品。”

  馮現學在院士論壇開幕致辭中也表示,龍崗區準備在大運新城選址建設院士小區,專門為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調研、進行孵化成果研究的院士提供場所,“希望能在龍崗構建一個科技成果轉化的最佳基地。”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