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港澳傳真  > 正文

“自由行”攸關港人生計 兩地小摩擦不堵雙贏路

2014-03-17 10:2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自由行”攸關港人生計兩地小摩擦不堵雙贏路

  內地赴港自由行催熱了香港經濟。(資料圖片)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近日表示,未來幾年廣深港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陸續落成,預計會有更多內地人來港。他在全國兩會期間的提案,設定49個內地城市每年自由行訪港旅客人數的上限,維持每年增長率在3%至5%之間。

  作為胞兄,曾經擔任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的田北俊直言他不贊成“細佬”:“我從來沒見過世界上哪個旅遊城市對遊客設限。”田北俊對前一段時間香港發生的“驅蝗”事件向內地同胞道歉。他分析,兩地矛盾升溫,是多方面問題造成的,目前爭論最熱烈的,是自由行遊客數量節節攀升,讓很多港人不適應;而且遊客讓商家賺錢,普通打工仔從中獲益不多。

  要不要限制人數?

  田北俊認為,不論是限制內地遊客,還是為自由行人數設限都是錯誤的做法。“如果香港旅遊已經飽和,遊客自然不來。”香港的旅遊容量是否已經飽和?他認為,這要留給市場判斷,訂不到酒店、買不到機票,才算飽和。

  田北辰提出,調整每月訪港內地遊客的人數限額,可確保香港有足夠的旅客接待能力,同時減少遊客對香港市民生活品質的影響。在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范徐麗泰看來,特區政府可以每天發佈有多少遊客抵港,但要設立一個人數上限並不現實。在香港目前遊客接待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自由行暫時不再增加新城市,不再新增“一簽多行”的地區,已經足夠。

  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日前表示,香港現階段不會設立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配額,不會限制遊客的到來,但將視自身發展需要及對市民的影響程度,進一步使旅遊業健康、持續發展。

  改為“一日一行”?

  反對限行,並不排除政策上做一些調整。田北俊在剛剛結束的兩會政協提案中建議,把深圳戶籍人口赴港旅遊的“一簽多行”改為“一日一行”,以減緩遊客絕對數量增長。

  “2009年,我還在旅遊發展局主席任上,‘一簽多行’正式實施,當時的初衷是希望讓深圳居民能更便利來港,一週來港消費數次,但沒想到現在居民一日來港數次,並以此作為走私水貨的捷徑。”5年過去了,田北俊態度也發生了180度大轉彎。去年初他就在公開場合表示,建議修改“一簽多行”政策。

  “一日內只能赴港一次,這就避免借助‘一簽多行’成為走私水貨的便利。”田北俊指出,水貨問題的緩解,也將有效避免香港與內地矛盾的繼續出現。

  兩地矛盾如何緩和?

  談到香港廣東道發生的“驅逐”內地人事件,田北俊在記者面前收起笑容,嚴肅地説:“他們只是一小撮人,完全不能代表港人。絕大多數港人不認同他們的做法。”不過,他也承認,兩地交往中發生的摩擦,近年來的確是漸漸增多了。

  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分析得更為鞭辟入裏——兩地矛盾並非源自自由行,而是因為內地經濟起飛,引發個別香港人優越感下降,固步自封排斥內地遊客,遷怒自由行,並將來自內地的投資也一同拒絕。“香港面臨一個十字路口,內地遊客是否太多,內地投資者是否太多,這需要港府與中央政府共同協商,尋找一個雙贏的出路。”

  田北俊認為,兩地矛盾日積月累,不可能短期內以行政手段一蹴而就。“香港是自由市場,解決兩地矛盾要立足雙贏,依靠市場。”他舉例説,內地也出臺措施為房價降溫,但港人在深圳買房並不受限制。

  離開了或許真不行

  來自香港連鎖店零售業管理層的蔡先生表示,“反自由行”行動出現以來,不少旅客向他埋怨,感到不受歡迎,來港意願減低。他稱店舖生意額近期減少,佣金收入也大減。生意減少,昂貴店租卻不能減,公司為節省成本,唯有給僱員減薪。

  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近日公佈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者反感近期出現的反自由行行動。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濼生認為,自由行關乎大批人的生計,比如香港的士司機的收入,就有很大部分來自自由行客。特首梁振英近日受訪強調,旅遊業是香港支柱産業,今年兩會到北京期間,會與中央部委及金融部門負責人會面,爭取中央支援,配合香港經濟發展。

  會爭取哪些支援?自由行會有哪些微調?不免都給外界想像空間。但有一點無疑是確定的,赴港自由行,離開了還真不行。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