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6日電 倫敦、臺灣及新加坡等地先後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香港獨家優勢不再。港府金管局總裁陳德霖25日于一論壇上表示,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仍具優勢,指現時以人民幣結算的內地外貿數額只佔12%,而香港作為人民幣重要資金池及點心債主要發行的媒介,擁有先行者的優勢,在人民幣業務方面有一定經驗,加上具背靠內地的結構性優勢,相信未來香港人民幣業務的發展潛力龐大。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陳德霖認為,隨著其他國家與地區有關業務發展,香港的先行者優勢或被削弱,但現時有60%外商直接投資(FDI)是來自香港,而隨著內地愈來愈多銀行來港上市及融資,相信香港未來仍有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優勢。
至於美國何時退市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他表示,無法知道美國退市的確實時間,但指當美聯儲在今年5、6月提及可能減少買債的時間表時,便觸動美國以至全球資産市場的神經,價格下挫,並引發多個新興市場的拋售行動。他指出,香港必須保持高度戒備,避免受到連鎖影響,尤其近年大量國際資本流入香港,這一點更不容忽視。在個人層面,他提醒市民必須保持警惕,切勿因史無前例的超低利率而過度借貸,而整體社會由個人以至企業及特區政府,都必須保持警惕和審慎從事,為可能再次出現的衝擊做好準備。
他續稱,金管局將一如既往採取主動措施,減低週邊貨幣寬鬆措施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由2009年起,金管局已就按揭貸款推出了6輪逆週期審慎監管措施,以及銀行資本與流動性的監管行動,確保銀行體系具備充足承受衝擊的能力。該局亦已推出一連串措施遏止貸款增長,並於近期進一步要求貸款增長較快的銀行確保有足夠資金支援業務增長。
陳德霖指,金融危機的成因很多,但相信導致全球陷入當前困局的主因,是先進經濟體的個人、企業以至政府在過去20、30年間都過度杠桿、濫借濫貸。他舉例指,這段期間不少工業化國家(例如美英法德等)的負債水準,由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的1.6倍逐步增加至超過3.2倍,日本更達到4倍半以上。除了欠債總量越積越多,這些國家的債務增幅更是雙倍于其經濟或收入的增長速度。他表示,這種情況至今仍沒有轉變。不少人以為進一步杠桿化就可以解決原有的過度杠桿問題,但他指出,低息環境造成多方面問題,包括懲罰儲蓄者、道德問題及投資資源的錯配。
匯豐:料滬後來居上
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於同一場合表示,由於上海勞動力較多,加上設有自貿區,被眾多工業園包圍,坦言未來上海有機會超越香港。他指出,香港應加強跟廣東省合作,須找到本身的定位,跟上海及新加坡競爭。
他續稱,自雷曼事件後,金融行業的監管開始與政治扯上關係,該行亦曾面對於美國的洗黑錢事件。他續稱,近年行業的合規成本大增,例如培訓及教育前線員工方面,需要大量時間,而每一宗交易,例如債券或IPO等,員工都需要花大量資源核對有關客戶多方面的資料。他預期,該行未來將進一步投資于合規系統上,因為不能只依賴前線員工靠記憶符合規則,需要系統維持,料至明年該行的合規成本將增加一倍至5億美元。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