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港澳傳真  > 正文

香港物價高企再成話題 港人買菜不買金

2013-04-24 09: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什麼都漲港人不適

  “金價急跌,我本來想入市抄底,不過,現在香港物價高企,壓得人喘不過氣,我還要供樓、供車,手上的錢拿來過日子都覺得緊巴巴的,哪還能買金啊。”香港林先生頗有幾分無奈。

  近期國際金價持續下跌,引得不少熱衷於投資的香港市民躍躍欲試,不過,像林先生這樣想要出手卻多有顧及的也不再少數。

  據港媒報道,香港消委會近日對百佳、惠康及華潤萬家三大連鎖超市的共200多款貨品價格進行對比,發現在42組貨品中有38組的平均售價上升,佔比超過90%,年平均漲幅6.8%;魚罐頭、雞蛋和嬰兒奶粉高居升幅榜前列,其中魚罐頭的升幅高達18.1%。

  香港消委會呼籲超市定價需克制,超市亦表示已採取措施穩定價格。不過,接受媒體訪問時,多數港人仍表示對物價上漲有感,還有港人表示,會減少購買衣服鞋襪等用品,以應付食品價格的上升。

  面對食品價格上漲,百佳超市回應稱,由於能源、原材料、飼料及包裝物料等成本上升,供貨商上調批發價,令超市只能跟進上調零售價。而惠康則表示,2012年受週邊經濟不穩及人民幣持續升值等多個因素影響,令批發價格上升。也就是説,物價上漲的因素中有些來自香港外部。

  然而,港人買菜不買金,再次把香港物價問題推入公眾視野。

  居港還是大不易

  小趙從北京到香港讀書至今已經7年,按照香港規定,內地居民在香港連續居住7年以上便可獲得永久居留權。可是,留下還是離開,讓小趙很糾結。他的猶豫在於香港居不易,工作壓力大、房價高,還有高企的物價。

  高物價,讓香港居來大不易。雖然這些年,北上廣等內地一線城市的物價也在上漲,不過,香港的總體生活成本仍明顯更高。“除了吃的在漲價,交通方面,香港大小巴分段計價,起步價都要5元(港元,下同)左右。從元朗到中環,30公里的路程,坐地鐵要24.5元,這明顯高於北京和上海。還有,如果把住房成本也算進去,生活成本更可觀。比如,灣仔附近隨便一套300平方尺(1平方米等於10.76平方尺)的樓房,月租都要超過1萬元。”小趙説。

  香港是以繁華著稱的東方之珠,近年經濟增長也十分驕人,但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09年的一份報告,香港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在發達經濟體中最高。按照貧困線的定義,家庭收入不及收入中值一半的家庭為貧困家庭。而香港有近1/5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生活成本帶給公眾的壓力不是由高收入人群來決定,而是由中低收入人群來決定。”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豐分析。因此,這就是為什麼超市食品漲價會在香港引發如此關注,也是為什麼香港特首梁振英多次表示,未來幾年香港面對的重大民生問題就是物價和房價。

  有工作最重要

  物價飛漲,連路邊攤都設“最低消費”。“在旺角想買串魚蛋,和阿姐講‘來一串魚蛋’,阿姐竟然説‘無一串賣’。”一位香港網友近日發現,當地的小食肆也設立了“門檻價”,並感嘆店租太貴逼到攤主瘋狂加價。更有網友回應説,旺角附近小攤檔的價格牌都被打上了“補丁”,串燒魷魚原來10元一串的價格被貼上了15元的標簽後,又被20元的標簽覆蓋。

  店家表示,“雞蛋、麵粉都漲價了,不漲價沒辦法。”梁振英認為,未來幾年香港面對最大的民生問題是物價,原因是港人的物資主要依靠進口,而港元與美元掛鉤,並跟隨弱勢美元下跌,導致香港進口代價大增。

  物價高企,低收入階層影響最大。有社會組織建議,特區政府應檢討綜援制度及交通津貼計劃,幫助基層市民;長遠更要設立全民養老金,以減輕基層民眾負擔。也有學者認為,應對物價上漲最根本的是要推動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收入。

  有學者進一步指出,香港産業結構越來越向金融、地産和高端消費商品零售業集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地産價格和房屋租金過高,企業家不願意將資金投入新興産業,而寧願將資金投入到金融和地産等高回報行業。“事實上,在推動香港的産業結構更加多元化方面,特區政府一直在努力。‘十二五’規劃為香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大的機遇,特區政府應持續推動産業多元化,讓更多市民有工開。”  本報記者 李煒娜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