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用經濟領域“漲”聲一片引發熱議 為何越來越貴

2021-04-01 08:3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最近,共用單車、充電寶等共用經濟領域頻頻漲價現象引發關注,折射出目前共用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和瓶頸。有關專家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共用經濟初衷是為了提高閒置資源使用效率,低價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共用經濟不斷漲價背離了初衷,變成了租賃經濟。

  共用經濟為何不得不漲價、為何越來越貴?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丁宏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共用經濟的進入門檻較低,過度的市場競爭導致企業經營成本急劇升高,迫切需要通過提高價格來對衝成本。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文鋒也表示,共用平臺公司為了競爭,前期多采用“燒錢”“補貼”等“讓利”競爭策略,主要依靠的是風險資本的資金優勢。但當共用平臺公司獲得穩定客流並使用戶産生一定黏性後,其背後的風險資本急欲通過公司實現盈利並上市的方式,實現“功成身退”。因此,公司只有犧牲用戶利益,通過漲價才能達到風險資本要求的企業經營規模和利潤目標。

  共用經濟發展到今天,為何遇到了困難和瓶頸?武漢大學中國産學研合作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溫興琦告訴記者,共用經濟一是缺乏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目前,絕大部分共用經濟領域的産品或服務仍然缺乏非常清晰的商業模式,難以形成對特定細分市場的深度挖掘,客戶黏性較弱。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企業之間陷於低層次的價格戰、補貼戰,行業呈“野蠻生長”態勢。

  二是部分共用經濟領域缺乏市場根基。共用經濟對産品或服務的市場消費需求和消費場景及成本等都有特定要求,並非所有産品或服務都適宜共用。由於缺乏市場根基,許多共用經濟領域經營慘澹,無以為繼。

  三是行業權益保障機制及監管機制不健全。目前政府和行業尚未構建起共用經濟領域資訊披露、競爭規制及規範管理等方面的監管體系,消費者對共用經濟信任度不高,降低了市場參與度,從而也讓共用經濟發展失去了“共用”的群眾基礎。

  值得警惕的是,隨著同一個領域大批企業倒閉,越來越多共用經濟領域呈現一家獨大的特徵,這也就意味著這些企業具有極強的市場壟斷特徵,他們完全可以將價格提升到正常水準之上,這無疑會對市場秩序和消費者福利帶來負面影響。

  如何促進共用經濟走上良性可持續發展軌道?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教授蔡之兵表示,一方面,政府須加強監管,引導這些企業合法利用自身市場地位,制定合理的市場價格;當共用經濟的産品和服務明顯高於市場正常價格時,政府要對企業加強監督和約談。另一方面,需引導這些企業回歸共用經濟的本源,鼓勵他們利用共用經濟産品開發其他二次産品獲利,而不能直接通過共用産品獲取暴利。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麗岩建議,一是鼓勵共用經濟平臺企業在優化供給、産品服務迭代升級上下更大功夫,拓展自身發展空間。企業要提供內容更加豐富、體驗更加便捷化個性化的服務供給,聚焦民生領域沒有被滿足的美好生活需求著力創新,通過增加優質供給開發新需求。

  二是強化有效監管體系,完善服務規範,健全安全和應急保障,強調平臺企業保護消費者數據安全的主體責任,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懲戒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或限制競爭的行為。

  三是加強行業自律和標準化體系建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給予共用經濟更大的創新空間與市場應用空間,鼓勵有序擴張,引導集中開發和利用閒置資源,避免無序擴張,減少資源閒置和浪費。

  專家表示,共用經濟是網際網路和資訊技術時代的全新經濟形態,給人們的消費方式提供了新的體驗,産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儘管共用經濟在發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難,面臨發展瓶頸,但應深刻理解共用經濟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規律,通過政府、行業及平臺企業共同努力,夯實行業根基,創新商業模式,強化行業監管,優化發展環境,促進共用經濟突破瓶頸,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