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發力支援實體經濟 去年新增製造業貸款超前5年總和
2021-03-05 08:16:00
來源:人民網海外版
字號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3月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人民幣貸款比年初增加19.6萬億元,累計對6.6萬億元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在5個試點省市發放應急貸款242.7億元,全年實現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目標,有力支援復工復産和“六穩”“六保”。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表示,2021年,將完善金融有效支援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更加精準支援科技自立自強、先進製造、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
去年新增製造業貸款2.2萬億元
3月2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高品質發展新聞發佈會。郭樹清在會上介紹,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中國銀保監會和整個銀行業保險業系統努力推進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支援國民經濟迅速從停滯下滑恢復到正常發展。
根據銀保監會數據,2020年,新增製造業貸款2.2萬億元,超過前5年總和;新增民營企業貸款5.7萬億元,比上年多增1.5萬億元;健康保險賠付支出2921億元,同比增長24.2%,累積了1.57萬億元長期健康保障風險準備金。積極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3年以來,全國累計發放精準扶貧貸款9.2萬億元,涉農扶貧保險累計提供風險保障3.5萬億元。主動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到2020年底,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餘額達到11.5萬億元。
在外貿領域,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董事長宋曙光表示,針對穩外貿,中信保出臺了23條階段性的、超常規的措施,從承保、理賠、服務等六個方面加大了支援力度。去年中信保總的承保金額突破了7000億美元,增長速度是15%,大大超過了出口增速。其中支援出口超過了5800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了22%,大大高於國際平均水準。去年支援的客戶14.7萬家,其中新增客戶4萬多家,增長了58%,保障了大約1500萬和出口相關的就業崗位。創新服務小微企業,2020年全年支援小微企業出口近1000億美元,增長了41%,支付賠款1.2億美元,增長了28%。
大中型企業債務風險平穩處置
“2020年,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郭樹清表示,銀行業保險業風險從快速發散轉為逐步收斂,一批重大問題隱患“精準拆彈”,牢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具體來看,金融杠桿率明顯下降,金融資産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2017年至2020年,銀行業和保險業總資産年均增速分別為8.3%和11.4%,大體只有2009年至2016年間年均增速的一半。金融體系內部空轉的同業資産佔比大幅度下降。
“此外,銀行業不良資産認定和處置大步推進,2017年至2020年累計處置不良貸款8.8萬億元,超過之前12年總和。”郭樹清説,同時,影子銀行得到有序拆解,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約20萬億元。金融違法犯罪行為受到嚴厲懲治,不法金融集團風險逐步化解,一大批非法集資案件得到有序處置,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根本好轉。
郭樹清指出,2020年房地産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於各項貸款增速,房地産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增量風險已基本控制,存量風險化解正有序推進。大中型企業債務風險平穩處置,到2020年末,全國組建債委會2萬家,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落地金額1.6萬億元,500多家大中型企業實施聯合授信試點。
推進更高水準的金融開放
産品和服務方面,相關創新加快推進。郭樹清介紹,根據有關國際組織報告,中國普惠金融服務達到世界先進水準,電子支付、數字信貸、線上保險居於全球領先地位。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銀行機構和保險機構資訊科技資金總投入分別為2078億元和3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7%。5家大型銀行均成立了專門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便捷性明顯增強。如建設銀行充分發揮科技和數據優勢,圍繞小微企業實施流程再造,建立“小微快貸”線上化業務模式,創新推出了一系列普惠金融專屬服務方案。2020年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5.3萬億元,增速超過30%,其中5家大型銀行增長54.8%。行政村已基本實現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大病保險已覆蓋11.3億城鄉居民。
郭樹清表示,2021年,將著力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更多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機構,進一步開發符合人民群眾需要的銀行産品,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等保險服務;毫不鬆懈地監控和化解各類金融風險,強化金融法治,完善長效機制;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確保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前提下進行;實施更深層次的金融市場和機構改革,推進更高水準的金融開放,暢通要素迴圈,激發市場活力。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