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2”又要來了:有人疲憊麻木 有人依然期待
“雙12”將至:有人疲憊麻木,有人依然期待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9日電 (趙佳然)“雙11”前參加大大小小的滿減折扣活動,為了拿到更大的優惠,還得費時費力地“PK”;過了一個多禮拜,“黑五”強勢來襲,就算不是海淘黨也禁不住誘惑,想摻和一把;還有三天,“雙12”又要來了,這次你還會“剁手”嗎?
經緯君幫你問了幾位消費者,發現大家的態度各有不同。
“雙11的花唄還沒還完”
23歲的孟小羽,這個月一直在為“還債”操心。
他的理財方式很簡單,每個月固定存一部分錢到定期賬戶,所有的個人消費則全部通過信用卡和信貸平臺。若當月未能還清,則順延到下月。作為畢業不久的職場新人,他已習慣這種消費方式,但上月的“雙11”過後,一直對帳單不敏感的他算了筆賬,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這個月我竟然刷了兩萬多元,幾乎都是在雙11當天消費的。”孟小羽表示,“雙11”前自己關注的各個商家均大做宣傳,社交媒體的相關圈子裏也早已討論起購買清單。在火熱的氣氛中,他的消費慾望猛增,忍不住頻頻下單。然而,帳單上明晃晃的數字也告訴他,接下來的日子裏,可能沒辦法隨心所欲地花錢了。
資料圖 中新經緯 趙佳然攝
“雖然‘雙12’也會收到一些商家的促銷資訊,但一想起還款利息,我就沒辦法繼續剁手。”孟小羽感慨地説,年底大家可能會衝動購物,而越來越便捷的信貸應用也順應了人們的消費心理,但年輕人更要學會理智消費,自己目前算是及時止損。
2018年“雙11”,天貓的總成交額為2135億元,京東累積下單金額達1598億元,蘇寧、網易的全天銷售額也大大超過了去年同期。不可否認,部分消費者懷著“囤貨”心理,在“雙11”期間購買了超出短期內需求的商品,而在此後會因經濟或心理原因,帶來消費需求的下跌。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分析説,“大促”自然會透支消費者的購物熱情和錢包,超級大促更需要時間間隔。積攢了一年的購物欲已經在一個月前的“雙11”集中爆發,所以對於“雙12”期間的消費,無論是消費者或商家可能均不會有過高期望。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當張華看到網頁彈窗的“雙12”優惠活動時,她習慣性地打開,卻失望地發現,活動的優惠力度完全沒有自己想像得大。
“我看上了一支口紅,標價119元,‘雙11’前有過一次短暫的降價,是79元。當時我問客服人員,在11日當天的價格還會降嗎?對方沒有透露,只是讓我當天再看。”“雙11”當天,該款口紅的價格為69元,第二天提至79元。
而12月初,張華注意到該商品的價格已提升至89。“這是在為‘雙12’降價做準備,還是直接賣到這個價格,我就不知道了。反正這個價格真的沒有比平時便宜。”張華説。
資料圖 中新經緯 董湘依 攝
除此之外,張華發現自己關注的部分商品,在“雙11”之後並沒有立刻提價。“我不由得質疑,這個價格是不是一個長期的優惠?如果商家只是在‘雙11’期間象徵性地打個折,與平時的銷售策略無異,那‘雙11’還有什麼意義呢?”她表示,包括自己之內的一些用戶對“雙11”的消費成果並不滿意,而這種情緒也被帶到了“雙12”。
同時張華發現,線下商超的促銷形式也悄然産生了變化。“我家樓下的大型超市以前從不進行大範圍打折,去年11月的一個週末突然全場商品5折,臨近打烊還人滿為患。而今年超市每隔兩三個月就會開展一次大範圍促銷活動,但力度小了很多。到目前為止,今年還未出現半價促銷的活動。”
“該刷購物網站還是會刷,但不會抱著撿便宜的心態,別被坑了就好。”當提及今年“雙12”有何打算,張華説。
聊勝於無,多多益善
今年30歲的王鈺是一名“佛係”買家。10年內,她經歷過“雙11”初期的瘋狂促銷,心態也從當初的好奇、積極,到近幾年的隨性、務實。同時她發現,無論是線上線下,大大小小的促銷活動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還沒等消費者反應過來錯過了什麼優惠,商家下一次促銷的宣傳就已經打了出來。
“上個月我工作忙,沒時間關注‘雙11’的優惠,黑五也錯過了。老公最近提醒我,‘雙12’快來了,讓我有什麼想買的先記下來,當天看看價格。”王玨認為,這些由商家造出的“節日”正在隨著市場和消費心理不斷改變,“雙11”也不再是傳統印象中全年唯一大型促銷的時段。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表示,在“雙11”前夕,一些賣家為了走銷量而早早備貨,然而卻發現活動當日銷量並不理想。所以,為了避免積壓庫存,他們便選擇在“雙12”再度大幅降價。
“其實,現在在促銷的時間點上,一些品牌和購物平臺會刻意錯開,以吸引更多消費者的注意。”王玨説,“比如週年慶、換季階段等,都會是打折的節點。對於有些熟悉的品牌,我會提前了解它們促銷的時間,以便在促銷的時候買到更划算的東西。”
現在,王玨的購物車裏已列好了清單,準備在“雙12”碰碰運氣。但她坦言,能便宜多少就多少,自己還是堅持“佛係”。畢竟,就算錯過這個“雙12”,耶誕節、元旦、春節也陸續來了,下一次促銷還會遠嗎?
這個“雙12”,你期待嗎?
(本文受訪者均用化名)
(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