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捷克樣本

2018-01-30 13:07:00
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字號

  “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中捷兩國關係持續升溫,經貿數據給出有力證明。2017年,雙方貿易尤其是捷克對華出口實現較快增長。據中方統計,1-9月,雙邊貿易額達到88.4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其中捷克對華出口同比大幅增長24.4%。中國企業紛紛將捷克作為中東歐地區的首選。投資、收購、設立總部……,捷克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個樣本。

  華為:布拉格街頭隨處可見的廣告

  在國內手機終端市場,華為只是眾多國産品牌中的一個。而在捷克,華為手機的曝光度令記者驚訝。在捷克高速公路、機場、地鐵、商場、街頭等地隨處可見華為的廣告。為了更加本土化,華為手機終端廣告還選用了捷克優秀的冰球運動員雅格爾作為品牌代言人,華為手機已經成為捷克民眾喜愛的終端産品。

  記者了解到,隨處可見的手機廣告只是華為深耕捷克市場的“冰山一角”。作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突出代表,華為于2003年進入捷克市場,經過多年的努力,進入捷克全國企業百強名單。如今,捷克三大電信運營商的LTE網路都由華為承建,成為當地主流電信運營商的戰略合作夥伴。據了解,未來五年,華為將在捷克投入約3.6億美元,到2021年累計創造約4000個就業崗位,努力與捷克在國家寬頻、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領域展開更深入的合作。

  華信:在捷投資金額最大的中國公司

  “一帶一路”赴捷克採訪組入住的賓館位於布拉格斯拉維亞足球俱樂部球場的樓下,這是捷克頂尖級別的足球隊。記者意外發現,在球場入口處球隊形象的大幅畫面上,中央位置竟然有“中國華信”四個漢字。原來,在2015年9月,捷克最具歷史的布拉格斯拉維亞足球俱樂部股東申請破産。華信接手了原股東的股權,成為斯拉維亞俱樂部的控股股東。

  “華信”是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民營石油公司,在非常短的時間裏,華信成為在捷克投資最大的中國企業。

  據了解,2014年10月,華信與捷克J&T金融集團在北京簽訂協議,通過收購加定增形式收購J&T金融集團50%股權。華信成為首家控股歐洲銀行的中國民營企業。航空運輸方面,華信收購了捷克第一大航空公司Travel Service;旅遊服務方面,收購了中東歐最大的線上旅遊電商INVIA等;高端物業方面,收購了布拉格最大的寫字樓Florentinum、歷史悠久的布拉格東方文華酒店和皇宮藝術酒店等兩家五星級酒店;文化體育産業方面,收購捷克第一大媒體美迪亞集團、第三大媒體恩姆珀萊薩出版集團、巴蘭多夫電視集團,收購了布拉格斯拉維亞足球俱樂部,收購了捷克百年知名啤酒集團老博克;高端裝備製造方面,收購了捷克扎達斯特種鋼,並與Penta飛機製造公司及具有甲級資質的高鐵工程公司達成合作。

  目前華信在捷克累計協議投資額達到120億元人民幣。

  長虹:中國在捷克建成的最大規模製造企業

  從布拉格前往機場的高速公路上,不僅能看見“HUAWEI”的廣告牌,路邊也出現了“CHANGHONG”液晶電視的廣告,讓人倍感親切。

  從捷克首都布拉格往東42公里,就是位於寧布爾克市的長虹歐洲電器有限公司。它成立於2005年,投資金額為3000多萬美元,佔地11萬平方米,2007年長虹捷克工廠正式投産運作,是目前中國在捷克已建成的規模最大的製造型企業。憑藉資訊化管理戰略和本地化經營理念,長虹歐洲深深紮根捷克市場,其生産的平板電視成功進入捷克、斯洛伐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市場。

  萬豐:牽手捷克DF公司打造航空小鎮

  2016年4月,來自浙江的萬豐奧特與捷克DF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萬豐集團牽手DF公司,浙江民企的飛機製造走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將實現首款飛機的萬豐製造品牌。這是萬豐與捷克航空企業合作的第一步,萬豐將在捷克成立飛機研發中心、進一步加強與捷克航空龍頭企業合資合作。

  DF公司是捷克輕型運動類飛機的知名製造商之一,有著深厚的實力、産品性價比高,在全球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客戶群。據悉,位於浙江紹興的萬豐奧特航空小鎮已經開工建設,佔地總面積2500畝,總投資達75億元。萬豐航空小鎮是以飛機研發製造為核心,形成産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宜業、宜居、宜遊的美麗生態小鎮。按照計劃,明年第一架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以“萬豐”命名的飛機將從航空小鎮下線。

  據中國駐捷克大使館臨時代辦陳建軍介紹,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中國捷克兩國關係持續升溫,捷克是中東歐地區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擁有強大的工業基礎、較高的勞動力素質,這讓“走出去”到捷克的中國企業越來越多,中國對捷克協議投資金額從3年前的不足3億美元,猛增到2017年的約30億美元。此外,捷克對華投資存量也達18億美元,中國成為捷信和斯柯達等捷克企業在全球的最重要市場。中國和捷克的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