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製/高岳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正式公佈。這份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工作,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工作主線。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農辦主任、中央財辦副主任唐仁健接受了媒體採訪,全面解讀文件精神,希望能夠進一步幫助農民搞好新一年度的生産經營工作。有關專家針對農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通過分析中央一號文件進行了解答。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正式公佈。這份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工作,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工作主線。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農辦主任、中央財辦副主任唐仁健接受了媒體採訪,全面解讀文件精神。有關專家針對農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通過分析中央一號文件進行了解答。
三權分置
承包關係仍長久不變
從1978年小崗村開全國之先河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至今,已經第39個年頭了。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是當時在公有制體制下的一種制度創新,將土地權利一分為二,也就是將土地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分開,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給農民,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
近40年後的今天,根據數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流轉面積4.43億畝,佔比達33.3%,另一組數據則顯示出越來越多的人離開農村土地,2016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7億9298萬人,城鎮化率為57.35%。
“早年土地承包時,每戶分到的土地都包括好、中、差不同等次的小地塊。這導致土地破碎分散,大戶在流轉土地時,常因‘插花地’的存在而難以成行。”在福建省長泰縣農業局經管站站長楊春龍看來,農民參與土地流轉時最大的問題源自“心裏沒底”,他們擔心一旦流轉出去,多年後將陷入權屬爭議,要不回來了。而另一頭,種植大戶也鬱悶不已,一片地,就那麼三五戶,自己不種也不流轉,沒法成方連片,耽誤了規模化作業。
對於這樣的現實問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明確提出,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辦法。此外,文件還提出,通過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託管等多種方式,加快發展土地流轉型、服務帶動型等多種形式規模經營。
“三權分置”即是在以往的“兩權分置”基礎上,將原來的承包經營權一分為二,承包權還是歸農民,經營權則獨立出來,可以流轉給非農戶。
為了讓農民心裏更踏實,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擴大整省試點範圍。此外,去年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中明確,要穩定現有土地承包關係並保持長久不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限制其流轉土地;不得違法調整農戶承包地。“為農民的土地確實權,頒鐵證,給農民吃上定心丸。”山東省農業廳廳長王金寶説,保障好農民權益,搞“三權分置”就相對容易得多。
對於經營大戶而言,“三權分置”除更好地促進他們進行土地規模集中外,還可以有效地利用經營權進行融資,盤活農村的資源、資金、資産,增加農業中長期和規模化經營的資金投入。而在以往,土地流轉的租地人無法用土地承包經營權去抵押貸款。
那麼,合作社、種植大戶借人家的地去貸款,萬一經營不善怎麼辦?農民會吃虧嗎?對此,山東省壽光市農商行行長郎鹹鵬説:“還不上貸款,到最後處置抵押物時,也只是處置這塊土地的經營權,對農戶的承包權沒有影響。”比如,銀行可以通過尋找下家“接盤”再來搞土地經營,照樣還得付給農戶當初約定的土地租金。
種植養殖
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
“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大的變化,出現許多新矛盾新問題。”關於農産品種植,唐仁健説,目前主要是農産品需求升級了,有效供給跟不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到了極限,綠色生産跟不上;國外低價農産品進來了,國內競爭力跟不上;農民增收傳統動力減弱了,新的動力跟不上。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給體系是否優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農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實惠。主攻方向是提高農業供給品質。”唐仁健表示,要用改革的辦法來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農民可以儘快轉變思路,播種養殖生態化綠色農産品,提升産品品質,由粗放種植到精細種植過渡。
唐仁健在解析文件內容時説,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結構調整和改革兩大板塊。其中,農業供給側結構要推進“三大調整”——
調優産品結構,突出“優”字。文件提出要統籌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産業,優化農業區域佈局,提升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水準。
調好生産方式,突出“綠”字。推行綠色生産方式,修復治理生態環境,既還歷史舊賬,也為子孫後代留生存和發展空間。文件提出推進農業清潔生産、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加強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等。
調順産業體系,突出“新”字。著力發展農村新産業新業態,促進三産深度融合,實現農業的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文件提出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産業、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加快發展現代食品産業、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等。
鄉村業態
支援休閒旅遊養老
唐仁健説,當前休閒農業、鄉村旅遊、鄉村養老等新産業新業態用地需求旺盛。因此,文件提出允許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採取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援鄉村休閒旅遊養老等産業和農村三産融合發展。
文件強調,要認真總結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經驗,在充分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防止外部資本侵佔控制的前提下,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維護農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佔有和使用權,探索農村集體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及宅基地,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
他指出,宅基地等集體建設用地利用中要注意兩點:嚴禁違法違規開發房地産或建私人莊園會所;注意保護農戶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權利,防止集體資産被外來資本控制。文件還提出,支援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收益、集迴圈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
唐仁健表示,當前急需培養鄉村建築設計、鄉村規劃人才。文件對此提出,鼓勵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開設鄉村規劃建設、鄉村住宅設計等相關專業和課程,培育一批專業人才,扶持一批鄉村工匠。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