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張亮 張志偉 胡瀟瀅 袁元 賀駿 謝嵐
■本報記者 李春蓮
2016年是煤炭供給側改革元年,沉寂四年的煤炭行業又重新熱鬧起來。
上半年,煤炭行業正式開啟供給側改革。去産能八個配套文件相繼出爐,各省市也公佈了去産能的具體目標,各大煤企開始大張旗鼓的去産能,除了大規模的減員分流,還主動關停資源枯竭的煤礦,實施減産限産等措施。
同時,還有煤企為了應對困境,希望通過跨界轉型來求得生存。賣牛肉、玩遊戲、做電商等,跨界的領域可謂五花八門。但跨界並非易事,不少煤企陷入了“病急亂投醫”的地步。
下半年,去産能進入全面執行階段,煤炭市場開始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煤價也從最低谷開始反彈上演“煤超瘋”。而煤價持續上漲的結果就是煤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從幾乎全行業虧損到大部分煤企實現扭虧為盈。
但是,瘋狂的煤價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煤炭去産能的進行,發改委等部門開始出臺一系列政策逆向調控煤價。“責令”煤企釋放先進産能,“督促”神華等大型煤企帶頭降低煤價,“撮合”煤電企業“低價”簽訂長協合同等措施,可以説從煤炭全産業鏈進行把控,效果逐漸顯現,“煤超瘋”開始回溫。
值得一提的是,8月份,國投公司將其持有的*ST新集30.31%股份無償劃轉給中煤集團。中煤集團與*ST新集的重組整合是本輪供給側改革中煤炭央企重組的首個案例,拉開了央企煤炭重組的大幕。由神華集團、中煤集團等組建的國有煤炭資産管理平臺將在央企煤炭資源整合上大有作為。
此外,前不久,山西焦煤集團和山東能源集團都啟動了債轉股,煤炭企業債轉股有望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隨著煤炭行業去産能的持續推進,明年有望實施煤炭最低和最高儲備制度、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平抑煤炭價格異常波動機制等五大制度,煤炭行業進入全行業調控時代,煤價開始理性回歸,煤炭行業最艱難時期已成為過去。
2017年煤炭行業持續推進去産能的同時,也將迎來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去産能八個配套文件相繼發佈
煤企集體實施減員分流和關煤礦減産
進入2016年,煤炭行業的下行態勢已經持續四年,陷入困境的煤企認識到去産能已成必然趨勢,不改革就得死,一邊關閉煤礦減産限産,一邊大規模實施減員分流。
1月4日-5日,李克強總理到山西太原考察,分別調研了太鋼集團和西山煤電集團,並組織召開了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工作座談。
2月5日,國務院發佈《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7 號)。文件指出,自2016年起,3年至5年內,煤炭行業將退出産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
該文件是煤炭供給側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此政策的出臺也標誌著煤炭供給側改革從研究階段向政策發佈階段進行過渡。
之後的兩個月內,人社部、財政部、一行三會等多個部委機關陸續印發了8個配套文件,對獎補資金、職工安置、財稅支援、金融支援、國土、環保、品質、安全等方面做出了更全面的説明。
具體來看,改革主要包括資金扶持,提出中央設立專項資金支援人員安置,對主動退出産能給予金融扶持,並以各種方式安排分流職工;同時,關閉小煤礦,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增産能項目,省級政府對本地區化解過剩産能負總責,鼓勵兼併重組。
隨著相關配套文件的出臺,煤炭去産能工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煤炭供給側改革得到落實,執行力度也在逐步加強。
與此同時,各省市的去産能方案和目標也進一步細化。隨後,煤企相繼公佈了減員分流以及關閉煤礦的具體方案。
兗礦集團發佈《兗礦集團有限公司關於2016年減員增效工作的意見》指出,為進一步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控制用工數量,兗礦集團將按照“三年減員分流2萬人”的總體目標,2016年減少分流各類用工6500人,力爭7000人,節支降本增效8億元。
此外,潞安集團也下發《停薪留職》與《內部休假》管理辦法;西山煤電集團也在年初發佈《2016年轉崗分流考核指標》,計劃轉崗分流1.25萬人,佔西山煤電集團在冊職工人數的15%;平煤集團也部署了2016年集團煤炭板塊部分礦井止虧脫困事宜,明確集團下屬7家原煤生産單位、11對礦井的關停止虧和人員分流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中央要求,神華集團也成立了“去産能”領導小組,由淩文總經理任組長,李東副總經理和張子飛副總裁任副組長,用一週時間制定了去産能方案,主要包括去掉經營成本高的産能,去掉生産過程中安全隱患多的産能,去掉産品品質不高(生産能耗高、煤質不環保等)的産能。
從2016年開始,神華集團計劃主動停産、停建煤礦12處,減少産能近3000萬噸/年。
可以説,各大煤企如火如荼去産能成果顯著。截至11月底,煤炭2.5億噸的去産能任務已經超額完成。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煤炭過剩的壓力依然很大,明年持續去産能的總體思路並不會變。
在12月18日舉行的大宗商品市場高峰論壇會上,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馮雨表示,2017年煤炭去産能政策的執行力度不會減弱,明年去産能的量仍有可能在1.5億噸-2億噸之間。他指出,今年減量化生産政策效果好于預期,明年將繼續堅持全國煤礦實行276個工作日制度,具體政策將會進一步優化完善。在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預計2017年全國煤炭産量與2016年相比大體持平。
煤企跨界轉型求生存
出現病急亂投醫
煤炭行業普遍陷入低迷虧損,有煤企為應對困境,希望通過跨界轉型來贏得轉機,轉型的領域包括賣牛肉、賣房子、玩遊戲、做電商可謂五花八門。
今年3月份,大型煤企兗州煤業斥資近16億港元參股浙商銀行,而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向金融業跨界。
據了解,2014年底,兗州煤業以7.829億元的價格認購齊魯銀行2.4621億股定向增發股票,齊魯銀行于2015年6月29日順利登陸新三板;2015年3月份,兗州煤業以2.6456億元參股上海中期期貨有限公司,獲得33.33%股權。
隨著煤企的日子愈發難過,兗礦集團跨界的步子也越來越大。
2月份,兗礦集團與得利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佈進軍跨境電商,將銷售牛肉、奶粉等所有澳大利亞可以“進口”的食品。此前,兗礦集團已經開始跨界賣房子。
而去年陷入虧損的金瑞礦業一直都在謀轉型,收購化工企業重組失敗後,今年想跟風玩“遊戲”。金瑞礦業2月份宣佈擬向青投集團出售西海煤炭100%股權,同時向廖繼志等八名交易對方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購買成都魔方100%股權,向遊戲行業轉型。
但煤企跨界轉型不容易,在遭到市場的多方質疑後,5月份,金瑞礦
在煤炭行業去産能的背景下,“煤超瘋”讓發改委“操碎了心”。而如果煤價持續上漲,不利於煤炭市場的穩定,勢必將阻礙去産能工作的進行。
從9月份開始直到11月份,發改委連開八次會議,出臺了多項增加煤炭供應、穩定煤價的措施。9月底,發改委等部門發佈《關於適度增加部分先進産能保障今冬明春煤炭穩定供應的通知》,提出要適當增加安全高效先進産能釋放。
儘管國家反覆強調煤價的上漲不可持續,但煤企嘗到了煤價上漲的甜頭,釋放先進産能的積極性並不高,且産能釋放需要一定的時間,疊加進入了冬季用煤高峰,這導致煤價“越調控越上漲”。11月3日,發改委召開規範煤炭企業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會,召開此會的目的是“為了切實維護正常市場價格秩序,防止煤炭價格劇烈波動。
在發改委的“督促”下,神華、中煤和伊泰三大煤企從大局出發,主動逆市下調了煤價。
此外,發改委要求神華等大型煤企在2017年長協合同中,將價格限制在當前或更低水準。隨後,神華和中煤與五大電力集團以535元/噸的價格簽訂了長協合同,這一價格遠低於當時的市場價。
但限價之後,發改委還是有點不放心。僅隔了五天,11月9日,發改委召集山西、陜西以及內蒙古煤炭主管部門、交通運輸部、鐵總、秦皇島港務集團等部門就增加煤炭運力、加大電煤拉運力度、做好新增運力與有效資源的銜接等工作召開專題會議。
這是發改委自9月份以來就煤炭市場“産、運、銷”全産業鏈進行把控的第八次會議。
可謂功夫不負有心人。進入11月中下旬,發改委的一系列逆向調控措施奏效,煤炭市場在經歷了兩個月的“煤超瘋”後開始降溫,煤價進入下跌通道。
最新一期(12月14日至12月20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94元/噸,已經連續七期下行。
有關部門更是表態,政府會採取調控措施使煤價穩定在合理區間。
中國煤炭協會會長王顯政表示,多因素疊加促成煤炭市場價格理性回歸,要著力把價格穩定在合理區間。煤炭市場價格過低、有悖于價值規律,不利於行業發展;同樣,價格過高也不利於行業發展。對此,煤炭企業要引起高度重視,著力穩定煤炭價格,把價格穩定在550元/噸-600元/噸之間,維護行業平穩運作。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制定政策包括完善276個工作日産能儲備制度,減量置換和産能交易制度,煤炭最低和最高儲備制度、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平抑煤炭價格異常波動機制等。五大制度的建立與實施,煤炭市場將更加穩定,煤炭價格將得到合理控制,並隨需求季節性變化而合理波動,與需求保持基本
發改委連開八次會控制煤價
2017年煤價或將以回調為主
今年我國煤炭全年去産能任務為2.5億噸,但截至6月底,全年時間已經過去一半,我國煤炭去産能僅完成了任務的29%。
隨著6月份煤炭去産能配套政策相繼公佈,各省的去産能目標也紛紛出臺,去産能進入全面執行階段。內蒙古、陜西和山西三大煤炭産地的煤炭減量生産政策嚴格執行,煤企去産能的積極性頗高,煤炭限産政策持續發酵。
此後,我國煤炭去産能便開始追趕進度,7月底完成進度為任務的47%,8月底則急速完成了60%,截至今年9月底則已經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量的80%以上。
不難發現的是,8月份和9月份成為去産能最為高效的兩個月,而這兩個月煤價上漲也最為瘋狂。
隨著煤炭去産能步入快車道,煤炭供應有所減少,煤價開始出現頻繁上漲的現象。沉寂四年的煤炭行業又重新成為市場關注的主角,曾經一落千丈的煤價,由於持續的上漲被稱為“煤超瘋”。
據統計,從2016年第25周(2016年6月22日至6月28日)開始,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佈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連續十八周上漲,從401元/噸一路漲到11月2日發佈的607元/噸。相比年初的371元/噸,漲幅達63.6%,反彈至2013年6月份的水準。
儘管從9月份開始發改委就開始通過增加産能的方式來預防煤價上漲,但事與願違,由於供應有限,煤價仍舊一路上揚。
而煤價的上漲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改變了去年同期煤企大面積虧損的態勢,煤企的三季度業績格外亮眼。數據顯示,前三季度,36家上市煤企中有26家實現盈利,盈利面達72.22%。
其中,冀中能源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8112萬元,同比增長4699.33%。公司表示,主要是受煤炭市場回暖的影響,公司煤價同比有所上升。
美錦能源也扭虧為盈,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6億元,同比增長251%;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7億元,同比增長361%。
對此,美錦能源表示,公司經營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受國內行業經濟形勢好轉的影響,公司主要産品銷售價格有較大幅度上漲,産銷量均有增加。
12月21日,《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網Choice數據統計,在36家上市煤企中,已有15家披露了2016年業績預告。其中,扭虧、續盈等預喜公司11家,佔比達73.33%。具體來看,去年巨虧25億元的中煤能源預計將扭虧為盈。
中煤能源表示,2016年公司科學安排煤炭生産,優化産品結構,嚴格控製成本費用,積極處置與主業關聯度不高、盈利能力較低的部分資産,預計全年實現凈利潤比上一年度大幅增長,實現盈利。同時,開灤股份、山西焦化、宏達礦業等煤企也預計將實現扭虧為盈。
業內認為,隨著煤炭行業去産能的持續推進,煤價的理性回歸,煤炭行業盈利最艱難之年已經過去。
最艱難時期已成過去
煤價從最低谷上演瘋狂反彈
業就發佈了終止重大資産重組的公告,其表示,由於本次重大資産重組的交易標的成都魔方受市場環境影響,2016年度第一季度業績未達到預期數。而受制于宏觀經濟形勢不景氣和煤炭行業斷崖式下滑的影響,鄭煤機在2015年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大幅下降。去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20萬元,同比下降79.43%。
在煤機市場需求大幅萎縮的背景下,鄭煤機邁出了轉型的步伐,公司斥資22億元購入一系列汽車零部件業務。同時,一直致力於向“能源、物流、投資”多元化産業轉型的永泰能源在今年4月份宣佈斥資20億元投資輔助生殖醫療産業,通俗來説就是“不孕不育”。
永泰能源發佈的公告稱,去年10月份,中央決定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未來幾年輔助生殖行業需求將會有大幅提升,初步預計二胎放開後市場規模擴容至5664億元,公司擬通過成立醫療基金管理公司併發起設立醫療産業投資基金,投資人工輔助生殖醫院等高成長醫療産業。
煤炭市場持續下行,煤企想轉型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少煤企已經陷入“病急亂投醫”的地步,似乎隨便跨個界就可以當救命稻草。業內認為,煤企轉型也多是迫於無奈的選擇,在目前的形勢下,不得不尋找新機會。但作為傳統煤企,最終能否轉型成功還存在很大的變數。
同步。
這意味著未來煤炭生産、庫存、銷售都受到一定行政約束,煤炭行業將進入全環節調控時代,煤價波動幅度也將趨於緩和。
有煤炭行業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7年的煤炭價格將以回調為主,但回調可控。明年應會部分煤礦堅持276個工作日制度,部分先進産能放開,價格不會有過大的起伏。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也指出,明年春季供暖季結束後煤價會進一步出現下跌,但是肯定不會跌破紅線,業內擔心的再跌到370元/噸的超低情況也不會再出現。
中煤集團重組*ST新集
拉開央企煤炭重組大幕
煤炭行業兼併重組的大幕已經拉開。
今年7月份,央企改革試點全面鋪開。神華集團、寶鋼、武鋼、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等7家企業被確定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同時,中國國新、誠通集團、中煤集團、神華集團出資組建的中央企業煤炭資産管理平臺公司即國源煤炭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以下簡稱國煤能源)運作。該平臺的主要任務是配合落實中央企業化解煤炭過剩産能,推動優化整合涉煤中央企業煤炭資源,促進涉煤中央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結構調整和改革脫困。
8月3日,國資委發文要求加快推動煤炭企業兼併重組和內部資源整合步伐,推動業務協同和資源共用,提高資本配置、運營效率和核心競爭力。堅持“一企一策”,推動虧損企業做好債務重組、冗員分流、清産核資、業務整合、破産重整等工作。僅過了半個月,8月17日,*ST新集易主中煤炭集團,其控股股東國投公司已與中煤集團簽訂股份無償劃轉協議,國投公司將其持有的*ST新集30.31%股份無償劃轉給中煤集團。
中煤集團與*ST新集的重組整合是本輪供給側改革中煤炭央企重組的首個案例,拉開了央企煤炭重組的大幕。
受煤價下跌影響,*ST新集陷入虧損,在2014年-2015兩年分別巨虧19.7億元和25.6億元,公司也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保殼壓力巨大。
中煤集團辦公廳主任姜淳表示,重組*ST新集,將使中煤集團擁有更多的煤炭資源,也將給*ST新集帶來更專業的發展,這是一個“雙贏”的重組,符合國資委對於煤炭央企做強做專的規劃。
有券商分析師認為,按照中煤集團以前的操作經驗,未來或許可能把*ST新集的煤炭板塊業務注入中煤能源,以完成對同業競爭的規避。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促進7大領域混改等。
此外,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産能死灰複燃。
實際上,鋼鐵行業的兼併重組已經先行一步。今年,經國務院批准,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與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重組成立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而煤炭行業兼併重組的大幕也將由央企領銜徐徐展開。
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透露,發改委正在研究推進煤企在上下游相關行業跨行業兼併重組的措施,支援打造跨行業、區域、所有制的企業平臺。
中泰證券分析師劉昭亮表示,由神華集團、中煤集團等組建的國有煤炭資産管理平臺將在央企煤炭資源整合上大有作為,山西焦煤集團、兗煤集團等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的企業有望加快試點工作。
有煤企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7年煤炭行業在去産能的同時,有望迎來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煤企兼併重組將有大動作。
煤企債務違約頻發
債轉股進入實施階段
今年以來,煤企高負債的風險逐步爆發。
4月份,首家煤炭央企的子公司——中煤集團山西華昱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煤華昱)發生超6億元的債務違約。中煤集團董秘周東洲針對此次違約事件表示,出現這種違約主要還是煤炭市場的行情不好,煤價一直在低位徘徊,造成公司業績虧損。
6月15日,四川省煤炭産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煤集團)發佈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15川煤炭CP001)未按期足額兌付本息的公告。
據了解,15川煤炭CP001發行總額10億元,發行期限1年,利率5.72%。6月7日,川煤集團曾發佈將正常兌付的公告。但是,到兌付日的前一天,也就是6月14日,公司突然發公告表示“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
公告稱,受煤炭行業産能過剩、煤價大幅下跌、新發行債券困難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資金鏈緊張,公司雖然通過多方渠道籌集資金,但截至6月15日日終,公司依然未能籌集足額償付資金,已構成實質性違約。這是首家正式違約的地方煤炭國企。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2015年,川煤集團年分別獲得政府補助1.6億元、2.8億元和4.8億元。但即使政府補貼在提高,由於2012年以來煤價持續下降且降幅超過開採成本降幅,加上期間費用高企,公司盈利能力迅速惡化,凈利潤持續虧損且虧損額逐年擴大。
除了上述兩家公司,安泰集團、雲南煤化、四川聖達等煤企都被爆存在債務違約問題。
中投證券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陸續調研了多家煤炭企業,整體看煤炭企業債務結構持續惡化下“自我救贖”能力繼續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末,焦煤集團、同煤集團、潞安集團、晉煤集團、陽煤集團、晉能集團、山煤集團等山西七大國有煤企負債總額突破1.1萬億元,資産負債率為82.3%。
而債轉股被認為是煤炭行業去産能過程中解決債務問題的重要方式。11 月 14 日,山東首單市場化債轉股落戶山東省最大的省屬國有企業山東能源集團,這也是全國煤炭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的第一單。
據了解,中國建設銀行將牽頭設立總規模為210億元的基金,與山東能源集團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合作。此次債轉股將降低集團資産負債率6%以上,節約財務成本10億元以上。
緊接著,12月8日,山西焦煤集團與中國建設銀行、山西省國資委三方按照市場化、法制化原則,共同簽署了市場化債轉股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煤炭大省山西首單國有企業市場化債轉股合作項目。
按照協議,山西焦煤集團與中國建設銀行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合作後,雙方將以多種形式共同出資設立總規模約250億元的“山西焦煤集團降本增效基金”和“山西焦煤集團轉型發展基金”。
與此同時,近期,銀監會、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佈的《關於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金融債權債務問題的若干意見》,對符合條件的兼併重組企業,提到並購貸款佔比至 70%,支援力度進一步加強。
業內認為,煤炭行業的債務風險已經到了一個高發期,煤炭企業債轉股有望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同時金融政策將加大對煤炭兼併重組的支援力度。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