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印發《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年)》,旨在提升終端產品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硬件應用普及。
專項行動提出,到2018年,我國智能硬件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30%,產業規模超過5000億元。在低功耗輕量級係統設計、低功耗廣域智能物聯、虛擬現實、智能人機交互、高性能運動與姿態控制等關鍵技術環節取得明顯突破,培育一批行業領軍上市企業。在國際主流生態中的參與度、貢獻度和影響力明顯提升,海外專利佔比超過10%。建成標準開發、產品及應用檢測、產業供給能力監測三大支撐平臺,智能硬件標準化及公共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布局若幹技術先進、特色突出、優勢互補的高水平創新平臺,創業創新支撐能力明顯提升。智能工業傳感器、智能PLC、智能無人係統等工業級智能硬件產品形成規模示范,帶動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產業便民、惠民成效顯現。
專項行動提出三大重點任務,包括提升高端智能硬件產品有效供給、加強智能硬件核心關鍵技術創新、推動重點領域智能化提升。
在提升高端智能硬件產品有效供給方面,專項行動確定五大領域重點任務,主要在智能穿戴設備、智能車載設備、智能醫療健康設備、智能服務機器人、工業級智能硬件設備。支持企業面向消費者運動、娛樂、社交等需求,加快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服飾、虛擬現實等穿戴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支持企業加強跨界合作,面向司乘人員的交通出行需求,發展智能車載雷達、智能後視鏡、智能記錄儀、智能車載導航等設備,提升產品安全性、便捷性、實用性。
在加強智能硬件核心關鍵技術創新方面,提出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等六大核心關鍵技術創新。在推動重點領域智能化提升方面,主要聚焦健康養老領域、教育領域、醫療領域、工業領域。
我國智能硬件產品的發展前景較為樂觀,面臨著一個極為廣闊的產品市場。《2014年-2017年中國硬件行業市場前景分析與投資發展規劃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開啟了智能硬件“元年”,2015年智能硬件迎來爆發式增長,國內智能硬件市場規模達到300億元。艾瑞咨詢分析,隨著智能硬件技術和傳統家電家居行業相結合的趨勢形成,未來3年智能硬件規模的發展將更為快速,2018年有望達到939億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到2020年,我國消費類智能硬件產值可達萬億元,這必然會在A股市場吸引資本涌入智能硬件領域,使得相關股票成為新成長股。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