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各地2016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數據陸續出爐。經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除了山西、寧夏、新疆、西藏及東三省外,其餘省區市均已公佈上半年居民收入數據。
你的收入達到平均線了嗎?
從全國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了6.5%,接近上半年6.7%的經濟增速。
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研究員劉軍勝分析認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上半年居民收入增加仍保持6.5%的水準,實屬不易。
從各地已公佈數據的地區來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不低於8.7%的省區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江西、安徽、重慶、雲南、貴州、青海。西部地區收入增速較高,貴州、青海兩地城鎮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分別達到9.3%、9.2%,大大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結合上半年各地公佈的GDP數據來看,12個省區市的城鎮居民收入跑贏了GDP,分別是北京、上海、河北、廣東、福建、浙江、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雲南、陜西、青海;海南的城鎮居民收入增長與GDP持平。而天津、江西、河南、安徽、重慶、廣西、內蒙古等省區市的城鎮居民收入未跑贏GDP。
“各地發佈的數據表明,當前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了基本同步。”劉軍勝表示,近幾年來,人口保持了一定的自然增長,體現在GDP上,每人平均GDP增速就要比GDP增速慢一些。扣除約0.5%的人口自然增長因素,今年上半年每人平均GDP增速約為6.2%。因此,要辯證看待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速。從每人平均水準看,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6.5%的增速實際上略高於每人平均GDP增速。
你的工資漲了多少?
上半年來自房地産、教育、衛生、公共管理等行業的每人平均工資性收入增速均在15%左右;來自交通運輸、倉儲郵政、資訊技術服務、金融、文體娛樂等行業的每人平均工資性收入增速均在10%左右;來自租賃和商務服務、居民服務等行業的每人平均工資性收入增速在7%以上。
數據顯示,多數服務行業工資性收入的較快增長,有效衝抵了來自製造、批發零售、建築、住宿餐飲、採礦等行業工資性收入增長較慢甚至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使得全國居民工資性收入保持了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工資性收入6846元,增長8.5%。此外,家庭經營服務業凈收入也保持較快增長。2016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第三産業家庭經營凈收入1187元,增長9.4%。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如何?
上半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6957元,實際增長5.8%;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實際增長6.7%,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於城鎮居民0.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83:1下降為2.80:1。
從各地已公佈數據的地區來看,21個省區市的農村居民收入增幅跑贏了城鎮居民,分別是上海、河北、廣東、福建、浙江、江蘇、海南、山東、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重慶、四川、雲南、廣西、陜西、甘肅、貴州、青海;北京、內蒙古的農村居民收入增幅與城鎮居民持平。而天津的農村居民收入未跑贏城鎮居民。
“近兩年,居民財産性收入也有所增長。對農村來講,隨著土地流轉的加快,出租土地的收入增加,國民整體收入結構進一步改善,這對於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意義重大。”劉軍勝説。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從總體上看,當前收入差距問題仍要從強化公平性入手,著重解決社會發展與收入增長的平衡點,更重要的是在收入中防止兩極分化,防止分配不公。
人社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要深化工資制度改革,完善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加強和改進政府對工資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正確處理公平和效率的關係,規範工資收入分配秩序,縮小工資收入分配差距。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