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揭秘低價拼團:平臺刻意出低價“誘餌”套取用戶資訊

2016年07月15日 09:07:55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海南木瓜4個19.9元團,還差2人”“1元就拼進口車厘子,限量7人團”……如今,很多微信用戶都接觸過類似的線上團購水果活動,只要某個微信好友發起,湊夠一定人數即可成團,價格相對實惠,趕上促銷抽獎還能享受1元價。

  在北京上大學的李淩有一回在班級微信群裏看到拼團買水果的資訊,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花19.9元買了10個橙子。“下單第二天就收到貨了,味道不錯。現在我經常參與這種團購,除了實惠便利,還能與朋友們‘有福同享’,我想這是年輕人熱衷拼團的主要原因。”李淩説。

  不過,隨著可“拼”商品花樣增多、消費群體日益擴大,一些拼團平臺也暴露出許多侵害消費者利益的問題。

  一是洩露客戶個人資訊。四川省成都市的王雪萌不久前參與了一個19.9元可購2盒進口藍莓的拼團活動,在這一拼團網站註冊時王雪萌留了個心眼,使用化名“王雪”註冊。兩天后藍莓到貨,品質還不錯。然而煩惱也開始了,一個星期後各種推銷電話接踵而至,對方在電話裏稱她為王雪女士。“我第一次用這個名字購物,收到快遞後也將寫有個人資訊的快遞單撕碎了,就是拼團平臺洩露的資訊。”王雪萌非常氣憤。

  在網際網路上關於拼團話題的討論中,不少用戶都反映自己的個人資訊被拼團平臺洩露,懷疑某些拼團平臺就是刻意使出低價“誘餌”來套取用戶資訊。

  二是名為抽獎實為集資。江西省南昌市的張鵬參加了一個“1元泰國山竹5斤50人團”。該拼團平臺在組團成功的訂單中隨機抽取中獎者,一等獎送水果,二等獎送88元代金券,未中獎的退還錢款。李鵬發動親朋好友,好不容易湊夠了50人組團成功,參與抽獎。幾天后,他收到平臺資訊,他的團並未中獎,而大家的付款5天后才退還至賬戶。

  “這樣的拼團抽獎活動不少,就沒有聽説過有中獎的。而且平臺也不會公佈中獎名單,很不透明。”李鵬懷疑抽獎只是噱頭,事實上沒人中獎,這只是平臺在變相集資。

  三是售後服務良莠不齊。“寄到的水果已經不新鮮,沒法吃了,可跟客服溝通,對方百般抵賴,問題沒有解決。”北京的夏小姐説,她周圍一些朋友曾在拼團平臺上買到過假冒産品,申請退貨對方並不搭理。“許多人都覺得金額不多不值得糾纏,就忍了。”她説。

  遇到這種不靠譜的拼團,咱只能吃啞巴虧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張嚴方提出“勿以惡小而縱之”,消費者應該積極進行維權。他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四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個人資訊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不過在王雪萌案例中,由於她沒有使用真實姓名,無法證明訂單中的王雪就是她,所以舉證過程中會遇到麻煩,從而影響到維權效果。”張嚴方建議,在這種拼團平臺消費時,消費者應提供真實姓名,便於維權時舉證。其次,對於網上訂單的一些流程證據要注意保存。訂單和短信等電子資訊要截屏存盤,紙質訂單要保存,丟棄快遞盒時個人資訊要及時銷毀,減少洩露途徑。當出現個人資訊洩露時,可以撥打12315直接投訴舉報。“要注意商家是否提供合法發票,這涉及商家是否依法納稅和消費者個人維權舉證時有無憑證的問題。”張嚴方説。

  張嚴方認為,“拼團”雖然都是小訂單,但聚沙成塔,整體上消費量非常可觀,並且符合未來移動互聯式、社交場景嵌入式的消費新潮流,前景看好,對其存在的問題要予以充分重視。“消費者畢竟是弱勢一方,對消費者個人資訊保護、售後服務等問題怎麼規範、解決,政府和行業協會應馬上進行研究,儘快制定出遊戲規則。”他説。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