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河北廊坊新動批紅門服裝城內顧客稀少,一位老闆在鋪位上打盹。本報記者 吳凡 攝
計程車司機小劉已經很久沒有從廊坊高鐵站載客人去過新動批紅門服裝城了(下稱“新動批”),“過了年就沒拉過,去年還有很多人一下火車就奔那兒進貨的”。
北京往返廊坊的大巴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以前司機都會拐個彎到“新動批”停下來接人,現在都是一腳油門踩過去了。
河北省廊坊新動批紅門服裝城曾經打出的標語是:“距天安門僅40公里,離北京最近的服裝批發市場”,如今卻已經歷了半年的解約停業風波,商戶們正面臨困局後的重新開業。
2014年,北京啟動非首都功能疏解,“新動批”、白溝、永清等周邊城市的廉價市場成為了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下稱“動批”)、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搬遷的承接者。這是城市升級改造的必然選擇,但對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的搬遷商戶來説,他們要面對的卻是一次艱難的再創業。
重新開業的“新家”
6月下旬,市場已經進入了淡季,“新動批”的二號樓裏零零散散有100多戶商鋪仍在開張。程春明在市場裏閒逛著,他店裏的所有衣服都在清倉甩賣,卻依然無人問津。
回想起一年半前開業時的盛況,程春明仍然感慨萬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精心挑選的“新家”,卻難以為繼。
16歲到北京,白手起家在大紅門一帶打拼了20多年後,聽到了北京要“瘦身”的消息,40歲的程春明毅然決定舉家外遷,“既然是大趨勢,早撤還能搶佔先機”。
他考察了白溝、永清多個市場,最後選定了廊坊的“新動批”,“北京南站至廊坊站21分鐘,‘新動批’又在廊坊市中心,交通便利,將是所有市場中距離北京最近的一個”。招商手冊上承諾,商戶入駐只需要繳納1萬元保證金,就可以簽訂15年的租賃合同,並免費使用三年。
這裡跟北京比除了租金有優勢,生活成本也低很多。以前一個月花2000元在北京大興區住平房,現在能在廊坊住上樓房。
2015年1月1日,“新動批”正式營業,1500個商戶中,有70%都是從北京“動批”、大紅門服裝市場招來的。
“招商招得很紅火,一開始的生意真的還可以,雖然不能跟北京比,但新市場總是要養一陣子的。”程春明和老婆看著利好的勢頭,裝修加舖貨、人力,一年裏投進了50萬元。
就在步入正軌後沒多久,2015年10月底,“新動批”卻因經營問題停業了。商戶們各奔東西,程春明所有的家當都砸在了廊坊,他已經搬不動了,只能繼續觀望。“一直沒走,雇的人也解散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程春明,艱難地維持著一家子的生活開支。
直到今年5月,市場終於又把商家陸續召回來了。程春明第一時間開始甩貨,貨已經壓了大半年,即使賠錢也要賣掉,減少損失。
“新動批”管理人員向《工人日報》記者介紹,8月28日他們將要重新開業。這個能容納3400多戶商鋪的服裝批發市場,預計將迎回1000多個商戶。雖然租金只有“動批”的三分之一,但程春明更關心的是:“新動批”能不能將北京的人氣帶過來,突然的停業能否不再重來?
捨不得人氣的留守者
處在“動批”後半段位置的眾合服裝批發市場,牌子已經被遮起來了,這個曾經的鬧市現在略顯孤單,前面的金開利德、天皓成等市場已經人去樓空,按照計劃,2016年底“動批”將基本完成搬遷。
和程春明不同,“老北漂”張興國選擇留守,他捨不得放棄依靠多年苦心經營聚攏的人氣。外遷之前,“動批”是北方地區的服裝批發集散地之一,營業面積30萬平方米,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年營業額200多億元,日均客流量超過10萬人。
“小孩上學、住房這些生活問題是次要的,做生意的人,要有客戶。”張興國擔心的是商業氛圍。他考察過很多市場,雖然當地政府給的租金和稅收政策都很優惠,但哪兒也不可能有北京的人氣,交通和物流不是一朝一夕能配起來的。
張興國還算了筆賬,一個新市場給你幹,包括人員工資、住房、貨品物流等等,每年最少得砸進去小10萬元,前三年房租免費還行,要是後期沒起來,還繼續砸錢嗎?
受搬遷影響,北京的整個生意都差了。張興國説,生意量是以前的一半,基本維持生計。以前忙的時候要雇兩三個人,現在自己一個人都覺得很閒。
年底若實在要搬遷,張興國打算輾轉去北京其他小市場,“這麼多年每家都有熟客了,不好的東西可以調貨,錢不夠可以先記賬,這是慢慢養成的信譽!”
搬出去,更要安置好
位於河北高碑店的白溝,原本就是北方最大的箱包基地,積累了多年的人氣,選擇去那裏的疏解商戶,日子似乎要好過些。“但去年一年,也跑了200多個商戶,又回北京了。”白溝和道國際箱包城的張經理向《工人日報》記者坦言,仍有很大一部分商戶選擇回遷了。
對“瘦身計劃”不適應的商戶,有的選擇南下深圳、廣州發展,或者乾脆轉行;還有的直面電商衝擊,開起了網店。
“網店也難,價格太透明瞭,客服也很費勁,要求7至15天無理由退換貨,人力成本太高!”來白溝一年多的商戶李婧,正在尋找轉型之路。
在眾合商城的四樓,韓國服裝品牌設計展示館已經“默默”開了一年多,講究的燈光、咖啡廳和沙發區並沒有為它帶來預期的人氣。但這符合“動批”區域未來的規劃——服裝設計、展覽展示、電子商務等取代原有的服裝批發業態,形成新的商務街區。
在眾合商城的管理人員吳平看來,這是一次“箭在弦上”的改造,“樓下的物流公司都給你撤了。批發市場沒有物流,還怎麼做下去!”但吳平也替這些商戶們擔心,“30年前來北京打拼的外地人,響應號召從擺地攤到搬來市場裏賣東西,現在歲數這麼大了再讓他們去創業,確實難度不小!”
但很多商戶是認同搬遷的,“都説搬了生意不好,但烏泱烏泱的人把‘動批’擠得水泄不通,為什麼不去一個寬敞的地方呢?周邊城市的人開車去北京進貨和來廊坊、高碑店是一樣的,沒什麼區別。”李婧認為北京已經處於超負荷狀態。
“動批”2萬多個服裝批發商,每年給北京市西城區經濟帶來效益約6000萬元,但政府支付的交通、環境等管理費用超過1億元。
“長期幹批發的都知道,市場培養有個過程,你需要發那麼多貨的時候物流才會進來。當初的大紅門、‘動批’也不是開了就很火。高碑店、廊坊離北京這麼近,優勢擺在那裏,將會成為北方新的發貨基地!”李婧們還是很看好白溝、“新動批”這些承接市場的潛力,只是希望有合理的安置方案。
“‘動批’搬遷沒有指定地點,由市場、商戶決定。”這是商戶們指出的問題所在,他們認為自己只是被請出去了,但去哪兒卻沒有後續對接。
“能否打著北京動批、大紅門的旗號,集中搬去一個地方?現在這樣四分五裂之後,商業氛圍就沒有了!”商戶們希望,能有個集中的地方,讓他們安心地做生意。
(文中人物應採訪對象要求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