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6年進程將近過半,面對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些大課題,不同的行業、産業有何冷暖變遷?在一些産業去庫存、去産能的同時,另一些新的領域是否已開始成為新亮點?關注行業冷暖,探訪經濟新亮點,羊城晚報財經版特推出《2016年中看經濟新熱點》欄目。
6月21日,4000多名遊客分批從廣州多個出發點搭乘大巴向碼頭駛去,開啟了今夏廣東第一艘郵輪包船遊。據包船方同程旅遊介紹,相比以往三個月以上的收客時間,這一次僅用了不到兩個月。這一時間點,距今年1月3日廣州南沙港作為郵輪母港開航僅過去半年時間。
半年來,華南郵輪市場正加速駛入“快車道”,世界郵輪巨頭紛紛在華南排兵布陣。業界表示,隨著深圳太子港等新港口未來的加入,整個華南的郵輪碼頭將達到7個,運力是華東市場的兩倍,華南的市場容量大有趕超華東之勢。而2017年之前,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郵輪旅遊市場。
郵輪經濟的乘數效應可達1:10
郵輪一響黃金萬兩,郵輪素有“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産業”之稱。據了解,與郵輪相關的産業包括船塢興建和翻修、旅遊、酒店、港口建設、交通運輸等等。一艘郵輪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幾千名乘客,還有與之相伴隨的餐飲、休閒、娛樂、住宿、旅遊等龐大消費。皇家加勒比遊輪北亞太及中國區總裁劉淄楠博士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稱,郵輪經濟的乘數效應通常可以達到1:10,這也是世界發達國家注重發展郵輪經濟的動因。另外,郵輪還具有城市名片效應。“當世界上最先進的郵輪公司把郵輪開到一個國家的碼頭時,大家就會知道這裡還有一個郵輪母港。”劉淄楠説。
從2006年歌詩達郵輪作為第一艘郵輪來到中國,中國郵輪市場已經歷10年發展。《2015中國郵輪發展報告》顯示,中國母港郵輪總量將達到18艘,其中多數隸屬國際郵輪巨頭。與國際郵輪市場3.4%的遊客增長量相比,近年來國內郵輪市場的增速超過40%。交通運輸部預測,到2020年國內郵輪旅客數量將達到450萬人,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最大的郵輪市場。有專家預計,今年全年中國大陸游客乘坐郵輪出遊將首次超過100萬人。
5000億市場待拉動
不過,同程旅遊華南産品中心總經理周海傑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目前,我國的郵輪滲透率僅為0.05%,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美國為3.5%、澳洲為3.4%、德國為2%、英國為2.6%、新加坡為3%。”周海傑説,國內郵輪市場雖然發展迅速,但仍處於培育期。
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郵輪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爵浩稱,未來10到15年間,中國郵輪旅客量可與美國持平,達到1000萬人次,郵輪數量達到200艘,整體能拉動約500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規模。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