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國企改革必須搬除腐敗絆腳石

2015-02-10 09:0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真正釋放國企活力,就必須凈化企業發展生態,杜絕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利益輸送等腐敗現象

  最近,十八大以來的中央第五輪巡視進入反饋階段。從中央巡視組的反饋情況來看,一些大型國企存在的腐敗問題觸目驚心。有的企業違規向民營企業讓利,造成國有資産流失;有的企業領導人以較低價格將運輸業務交由自己或親友公司經營,損公肥私;有的煤炭企業滅火工程存在利益輸送黑洞,甚至謊報滅火項目……凡此種種,無不折射出部分國有企業腐敗問題已成惡疾,急需刮骨療毒、猛藥去疴。

  反腐沒有例外,國企必須覆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加強對國企領導班子的監督,搞好對國企的巡視,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部門和崗位的監管。此前,中央紀委已將原第一紀檢監察室調整為第五紀檢監察室,專門負責聯繫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並且已經安排13個專項巡視組重點巡查央企國企。中央的反腐決心,不斷完善的制度設計,推動著國企反腐走向深入。

  從國企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在當前複雜經濟環境下,國企發展進入爬坡邁坎階段,亟待銳意改革釋放活力。國企改革發展與反腐倡廉看似分屬兩個範疇,實則緊密相連,要真正釋放國企活力,就必須凈化企業發展生態,杜絕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利益輸送等腐敗現象。中央巡視組的反饋情況説明,在中央鐵腕反腐的強勁態勢之下,一些國企領導幹部依然沒有收手,腐敗行為存在於企業重組改制、投資並購和産權轉讓等諸多環節,這些環節恰恰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重點領域。如果不能剎住腐敗之風,一些腐敗分子就會打著改革旗號牟其私利,改革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強力反腐可以為國企改革保駕護航,深入推進國企改革也是根治腐敗的制度保障。梳理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可以發現,以權謀私、官商勾結、假公濟私、大權獨攬等成為關鍵詞,所有這些行為都與一個“權”字掛鉤。國有企業的領導人,既是黨的幹部,也是國有資産經營的受託代理人,理應做到勤勉盡責,充分發揮企業家才能,而一些人卻以權生財、飽其私囊,這説明國企在産權明晰程度、委託代理關係和公司治理制度等方面還存在欠缺。深化改革與反腐倡廉應當同步推進,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係,讓領導幹部與高管不該支配的資源回歸社會、回歸公眾、回歸市場,才能為國企發展奠定長久之基。

  現代企業需要解決委託代理關係問題,經過長期努力,絕大多數國有企業已經搭建起要素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架構,還有相當數量的國企實現了公開上市,接受資本市場的考驗。但是,有一些企業的公司治理制度仍停留在形似階段,離“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要求相去甚遠,很多腐敗問題由此而生。

  “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啃噬國有資産的碩鼠之所以肆無忌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國有資産的産權管理還不夠明晰。國有資産本為全民所有,但如果管理不善、監督缺失,很容易為經營者控制,所以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産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可謂切中要害。私人的財産必須秋毫無犯,公家的財産更不能順手牽羊,各種産權都應該得到完整的保護,只有産權保護制度裝上了“鐵齒銅牙”,“官倉老鼠”才會無所遁形。這也説明,國企反腐的治本之策,還在於深化改革,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反腐去頑疾,改革添活力,二者都是國企發展的福音。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央企,是共和國的長子,身上承載著國人的期待,也肩負著國計民生的重擔。當此之時,以反腐搬除發展絆腳石,靠改革闖出發展新天地,辛勤耕耘、銳意進取,才能守望好國有資産這片綠油油的麥田,讓人民共用豐碩的發展紅利。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