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2014年我國 GDP首破60萬億

2015-01-22 09:39 來源:西安晚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36463億元,首次突破6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4%。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2014年全年經濟數據,其中最受關注的GDP增速雖創1990年以來新低,但仍完成了2014年初制定的7.5%左右的增長目標,國民經濟在新常態下保持平穩運行,呈現出增長平穩、結構優化、質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

  對于GDP增長率,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認為,GDP評價的尺度、標準也需要適應“新常態”。7.4%符合“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增速換擋的客觀規律,7.4%在國際上也還是一個不低的水平。

  更為難得的是,全年物價水平上漲2%,物價漲幅比較低,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就業也總體平穩,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超額完成1000萬人的任務。

  2014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同比增長10.1%,增速跑贏GDP。

  去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636463億元,同比增長7.4%。我國經濟迎來“增速下臺階、質量上臺階”的新常態。

  大大低于年度3.5%的預期目標。價格指數低位運行反映出經濟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但也為適時推進價格改革提供了“時間窗口”。

  近年來受制造業產能過剩、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等影響,“三駕馬車”中的投資引擎動力減弱,下一步穩住投資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速比此前一年回落0.6個百分點。必須採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

  較7.5%左右的年度目標差距較大,但增速仍快于世界主要經濟體和新興發展中國家,佔全球市場份額穩中有升。

  經濟增速放緩,就業不降反升,簡政放權等改革紅利的釋放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作為標桿性金融指標,M2(廣義貨幣)增速放緩說明在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宏觀政策保持了定力,沒有採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刺激經濟。

  去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分別為6.8%和9.2%,增速皆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居民增收難度加大。

  農業繼續保持良好態勢,為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伴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財政收入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的新常態。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