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獵狐行動最後期限 經濟犯罪外逃嫌疑人排著隊自首

2015-01-09 07:36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對話

  獵狐已結束追逃不會停

  公安部“獵狐2014”行動辦負責人、經偵局副局長劉冬

  追贓比追逃難度更大

  京華時報:為何沒有披露追贓的情況?

  劉冬:追逃和追贓是一體化的,原則就是“追逃、追贓並重”,追贓工作也在不斷地推動。具體到追贓的金額,確實很難統計。因為有的犯罪人員,雖然人逃出去了,錢並沒有帶出去,這筆錢就不能算是從國外追回來的。

  京華時報:追贓工作的方式怎樣的?

  劉冬:追贓的難度和程式,與追逃完全不一樣,比追逃要複雜很多,追逃的話,人是這樣的一個長相,有自己的特徵和資訊。而追贓則主要有兩個方面的難點,首先是因為各個國家執法機構對於追繳贓款的法律規定和具體操作的規定各不相同,幾乎每一個案件的追贓工作都要臨時地去研究相關國家的一些規定,這就使得追贓的過程非常漫長。另外,追贓的證據要求也非常高,資金的流轉,就不像人員的流動那樣特徵明顯。

  京華時報:有什麼具體例子來説明追贓的困難?

  劉冬:比如如何證明是贓款的問題,有的人外逃,可能錢帶的也不多,其次打出去的錢,走的是非法程式,像地下錢莊等,連線索都很難找到,沒有痕跡。也有一部分是通過項目等所謂正常合法的手續,如果走的是正常的銀行渠道,也要證明這筆錢是他的涉嫌犯罪所得,各個國家對證據的要求特別高。不管客觀原因還是案件原因,追贓都要比追逃要滯後一些。

  京華時報:追贓的工作目前進展如何?

  劉冬:目前我們已啟動多起追贓的案件,但進展比較緩慢,尤其是西方國家,要求更高。如果被追逃人員隨身攜帶的現金和銀行卡,大多能直接帶回來,有一次追回兩百多萬。但在有些國家,即使身上帶有錢,也不一定會讓帶回來。從辦案的角度來説,我們工作的宗旨是希望人贓俱獲,追逃追贓並重。專項行動結束後,會進一步研究追贓方面更好的辦法。

  追逃民警曾疑染埃博拉

  京華時報:在追逃過程中,有沒有什麼難忘的經歷?

  劉冬:境外的追捕有很多困難,是在國內所想不到的。比如在埃博拉比較嚴重的時候,追逃隊員趕到尼日利亞。其中一個隊員到了尼日利亞就發高燒,燒到了39度多,大家懷疑他是不是感染了埃博拉。最後,使館請來醫生檢查發現,其患上了瘧疾。在兩天之內,隊員不敢出去,怕被懷疑是埃博拉而隔離,他每天在樓道和房間裏跑步發汗,一天喝二三十瓶礦泉水,病好後,立即投入到緝捕行動中。

  京華時報:劉金國副部長曾表示,追逃不力的地方公安機關要到公安部檢討,會有處罰嗎?

  劉冬:劉部長這樣的一個提法,主要目的是為了激勵大家。坦率地説,幾乎每個省都很盡力,只有個別一兩個省,確實因為逃犯太少,而且潛逃的方向還確定不了,再怎麼發力,不一定能取得預期收效。絕大多數地方,都非常盡心盡力。劉部長的講話是一個“激將法”,希望各地都盡全力投入“獵狐”行動,但這種精神確實激勵了大家。

  京華時報:獵狐行動結束後,下一步有何打算?

  劉冬:行動結束只是專項行動在節點的一個結束,並不表明追逃的結束。“獵狐”已經成了境外追逃的代名詞,追逃是不會停止的。已經放出去的追捕線索,還會不停地反饋回來,因此我們還會保持相當的警力,把這項工作持續做下去。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