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北京劉老根會館關門 被指將文物改造成就餐包廂

2015-01-04 09:04 來源:中青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北京劉老根會館被指將文物改造成就餐包廂(圖)

乾泰寺正殿改飯店。 曾一智供圖

  趙本山劉老根會館繼遭“破壞文物晉翼會館”舉報後,文保人士曾一智近日又指其將不可移動文物乾泰寺和柳祖祠改造成會館就餐包廂。

  柳祖祠和乾泰寺同在原崇文區文委2004年公佈的文物普查登記項目名單中,雖未被核定為文保單位,但與晉翼會館一樣,同為不可移動文物。在2010年結束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這幾處建築依然在東城區文委公佈的文物普查名單中。其中,柳祖祠的産權為私産,乾泰寺的産權分別為房管局和私産。

  記者昨天探訪發現,這兩處未被核定為文保單位但早已列入文物普查名單的不可移動文物成為劉老根會館就餐包間,院內增加了罩棚,緊貼院墻外增設展示東北民俗泥塑的櫥窗。

  據了解,東城區文委認為,不可移動文物並非文保單位,沒有劃出保護範圍。東城區文委認定這兩處文物本身在改造和使用中沒有受到破壞,院子中搭建罩棚、院墻私開後門都不在保護範圍內。

  ■探訪

  一寺一祠變貴客包廂

  在劉老根會館主建築背面,一處獨立小院緊鄰會館主樓,朱紅大門緊鎖,一塊銅牌註明這所院落叫“柳祖祠”。

  記者佯裝就餐食客進入挂著“八大鍋大院”牌匾的柳祖祠。幾名身著翠綠色東北二人轉表演服裝的服務員端著食具進進出出,這裡已成了會館就餐包廂。

  2006年被遷建至此處的乾泰寺如今也挂著“二人轉大院”的牌匾。小院北側院墻被打通了一扇側門,直通陽平會館。

  功能表顯示,“柳祖祠4人套餐”的價格從680元到3680元不等。其中3680元的套餐為泡椒鳳爪等四碟涼菜、燉河豚魚鍋一熱菜、4人份蟲草燉肉汁湯和主食甜品各一份。能進入“柳祖祠”用餐的最低消費套餐為4人680元,分別為拍黃瓜等四碟涼菜、咖喱牛腩鍋一熱菜、4人份的主食、湯和甜品。

  “如果在二人轉大院(指乾泰寺)就餐得提前預訂,環境比柳祖祠好,整個院子只有一桌,能坐八位,中午每人平均最低消費1000元,晚上每人平均最低消費1600元。”劉老根會館訂餐處服務員告訴記者,兩處“大院”均為會館就餐包廂,有最低每人平均消費,結賬時還需支付10%的服務費。

北京劉老根會館被指將文物改造成就餐包廂(圖)

柳祖祠外墻緊鄰廚房處安裝了3個大排煙管(圖中畫圈處)。 曾一智供圖

  文物搭罩棚破墻開門

  劉老根會館建築群中的柳祖祠、乾泰寺除被改變庭院原有用途,為增加使用面積,使用方在改造裝修時在院落正中搭建起與正方屋頂齊平的木結構玻璃頂罩棚,並在棚下設有木質座椅,可供就餐客人院中乘涼休息。

  柳祖祠東南角有一側門,通往劉老根會館主樓,方便廚房上菜。緊靠祠堂外墻用灰色墻磚砌起了一溜櫥窗,櫥窗內擺放著各式各樣厚嘴唇、雙眼皮、動作誇張的東北民俗泥人,其中不乏袒胸露乳、衣著甚少的人物泥塑。

  ■質疑

  文物歷史風貌被破壞

  曾一智介紹,根據《文物保護法》《北京市文物建築裝修暫行標準及管理規定》,使用不可移動文物,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負責保護建築物及其附屬文物的安全,不得損毀、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動文物。

  一祠一寺在院落中搭建了罩棚,開設了側門,破壞了原有建築格局,對文物歷史風貌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起草人之一、中國著名文物專家謝辰生表示,文物法並不是文保法,所有文物都適用,儘管晉翼會館、乾泰寺、柳祖祠這樣的不可移動文物不是文保單位,在保護、利用、修繕過程中仍需按照文物保護辦法執行,在外墻上打側門、後門,外接櫥窗都是對文物本體的破壞。

  私搭亂建存安全隱患

  曾一智表示,讓人擔心的是,柳祖祠大院緊鄰劉老根會館廚房,三四條直徑近一尺的排煙管道順著祠堂外墻直通樓頂,一旦發生火災,後果將不堪設想。

  根據東城區文物普查名單,柳祖祠屬於私産,乾泰寺産權屬房管所和私人共有,這對文物保護和使用有無影響?謝辰生表示,無論是私有文物還是國有文物,都不能違反文物保護條例,與它的産權單位無關。文物法中並沒有要求文物不可出租不可經營,但無論如何利用,都不能破壞文物本身。

  ■對話·曾一智

  期望政府讓這些院子“打開門”

  京華時報:本次發現的兩處不可移動文物與此前提出的“晉翼會館”改造中被破壞有哪些相同之處?

  曾一智:9月11日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到前門東片來看晉翼會館的現狀。沒想到意外發現乾泰寺挂上“二人轉大院”的牌子,院子裏面開了一個側門。柳祖祠變成“八大鍋大院”,也開了一個通往相鄰的劉老根會館大樓裏的後門。這兩處院落與晉翼會館同屬未被核定為文保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竟然也被改變了使用用途,都變成飯館。

  京華時報:這次發現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是否向當地文保機構(東城區文委)反映?

  曾一智:擅自開門,屬於破壞文物建築的原有格局即文物原狀。緊貼柳祖祠西墻修建的新建築裏面是展示東北民俗的泥塑,實際上已經影響到不可移動文物的歷史風貌。目前我還沒有向文委反映,據了解,有關方面認為這兩處文物本身沒有受到破壞。

  京華時報:“晉翼會館”事件還未平息,劉老根會館又借乾泰寺、柳祖祠改為就餐包間,您期望如何解決?

  曾一智:不可移動文物所具有的公共利益屬性,決定了其由公眾共用的特性。因此,將不可移動文物的使用功能做與其歷史功能完全不符的改變,這一方案應該由公眾參與討論,公眾有權監督。因此我期望通過政府的介入,由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做出行政處罰,讓晉翼會館打開門,接受公眾的監督。

  “晉翼會館”仍在“調查中”

  8月16日,劉老根會館正式開業,文保人士曾一智向東城區文委實名舉報--劉老根會館涉嫌破壞文物原狀。據介紹,劉老根會館所使用的小江衚同30號為東城區文物普查登記項目、掛牌保護院落晉翼會館。

  在劉老根會館建設中,曾一智發現晉翼會館第一進院內,原本是過道和兩個小院落的位置,被改成“3座樓”,並有3個尖頂罩棚,服務員表示裏面最低消費18萬元。

  8月22日,該事件經媒體報道,北京市文物局介入調查,隨後幾日晉翼會館院子中的“3座樓”消失了,有公眾目擊晉翼會館拆除3座帶尖頂小樓的同時,不斷有工人往院子內運水泥和紅磚,水泥數量近百袋。

  舉報人曾一智稱北京市文物局目前未對當時的舉報予以回應,仍稱“正在調查中”。究竟晉翼會館院內是何情況,拆除3座樓是其自身的行為還是在文物局監督下完成的都不得而知。

  對此,舉報人曾一智期望政府能正式介入,讓“晉翼會館”打開門,接受公眾的監督。

  背景資料

  柳祖祠位於羅家井衚同38號,史料記載約建成于清朝光緒年間,佔地面積258平方米,建築面積148.9平方米。

  乾泰寺位於冰窖廠斜街33號,後主殿遷址,年代無考,但曾出現在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圖中,佔地面積418.4平方米,建築面積312.9平方米。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