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會議特別強調,本次薪酬制度改革重點對像是中央和國資委管理的領導班子成員。中央企業市場化選聘的職業經理人實行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至於國企內部職工的薪酬分配,要依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由企業自主決定。
國資委主任張毅在會上強調,國資委要帶頭自我改革、自我革命,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授權一批,下放一批,收縮一批,移交一批,把該放的堅決放到位,把該給的堅決給到位,同時對該管的也要管到位。
張毅還表示,對於國有企業來講,適應新常態,關鍵是加快推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做好“加減乘除”。積極做“加法”,就是立足於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行業和重要領域,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做大做強新興戰略産業,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同時抓住有利時機進行全球佈局。主動做“減法”,就是支援企業兼併重組、優勝劣汰,加大虧損企業治理力度,積極盤活存量,穩妥化解産能過剩風險。全力做“乘法”,是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科技、管理、市場、商業模式創新。努力做“除法”,是要打造高回報率、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盈利業務和特色優勢項目,提高勞動生産率和資本回報率。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表示,國資委負責的國企改革任務包括研究國企分類與結構調整方案等。他認為,國資委關於國企分類的初步意見是一項基礎性的關鍵工作。依據不同分類,才能有效推進改革調整,加強分類監管、分類考核。有關意見出臺後,國企根據不同功能定位的需要,將會展開新一輪調整重組,明年可能出現國企“大重組”、“大調整”的局面。而國資委首次明確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也是表明瞭國資委推進“政企分開”的決心。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