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劉羊旸、張玉潔、黃艷)2014年中國糧食總産量實現了“十一連增”,但在生産成本不斷上漲、耕地等資源日趨緊張的情況下,中國有能力繼續解決好13億多人口吃飯的問題嗎?這不僅是中國人關心的問題,也是國際社會關注的話題。
糧食供求“緊平衡”將呈常態
中國是糧食生産大國,也是糧食消費大國。糧食的連年豐收夯實了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但農業專家也指出,當前,一邊是人們對糧食多樣化需求的不斷增長,一邊是農業資源短缺矛盾的日益突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糧食供求將保持“緊平衡”態勢。
據預測,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每年新增人口仍在700萬左右;每年新增城鎮人口1000多萬;糧食的需求增量在200億斤。與此同時,資源約束持續加劇。我國每人平均耕地、淡水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40%和25%。
“更應看到,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每年還要減少耕地600萬至700萬畝。”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説,目前,耕地退化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40%以上,東北黑土層變薄,南方土壤酸化,華北平原耕層變淺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耕地的産出。
與此同時,中國糧食進口也呈較快增長之勢。專家指出,當前我國糧食進口品種和數量都在增加,主糧供求格局已由“總體平衡、豐年有餘”正逐步過渡到“緊平衡”。
“雖然我國糧食連年增産,但是由於我國耕地、淡水等要素繃得很緊,糧食産量增加趕不上需求增長、結構變化。”東方艾格農業諮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説,隨著城鎮化加快推進,糧食需求繼續剛性增長,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將呈常態。
端牢飯碗的積極與不利因素並存
足食安邦。解決13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專家指出,當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積極因素和不利因素並存。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黨中央、國務院對糧食生産的高度重視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另一積極因素則是,通過十多年的探索,取消農業稅、進行農業補貼等,基本上形成了有效的糧食生産政策支援體系,這對保護農民生産積極性、促進糧食增收、保障市場供給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技要素的不斷注入是確保糧食安全的又一積極因素,我國糧食生産能力連上新臺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認為,糧食連年豐收表明瞭我國糧食生産基礎設施、技術、調控管理等方面已進入成熟階段。
在看到積極因素的同時,專家也特別指出,我國糧食安全還面臨著諸多挑戰:生態環境承載壓力不斷加大,一些地區農田設施老化,中低産田佔耕地面積約為三分之二,糧食越種越貴、成本居高不下。
“人多地少的國情,使我國的農業生産一直堅持高投入、高産出模式,耕地等農業資源長期高強度、超負荷利用。”曾衍德説。
多措並舉端牢飯碗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專家指出,農業科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是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國表示,通過科技攻關,可以從品種研發上挖掘我國糧食生産潛力。
“讓自己的飯碗裝滿自己的糧食,首先要藏糧于地。”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説,要確保産能,守住耕地紅線。其次要藏糧于技。在耕地、水等資源約束日益強化的背景下,糧食增産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確保糧食安全,還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程國強説,從主要追求糧食産量增長和拼資源、拼消耗的粗放經營,向數量品質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轉變。
專家同時還表示,農民是糧食生産的主體,要讓種糧農民分享豐收成果,使我國農村經濟走上農業豐收、農民增收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另外,也要從我國的資源稟賦出發,發揮比較優勢,全面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
[責任編輯: 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