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在泄露乘客的個人信息?每當有航班取消短信詐騙發生後,很快有受害者通過網絡進行投訴,指責航空公司或訂票網站泄露信息。然而相關航空公司和網站都否認泄露信息,並強調其保護客戶信息的技術措施非常嚴格。
隨著遭遇詐騙的案例不斷增多,受害者購票渠道幾乎覆蓋了大多數國內航空公司和知名售票網站,信息從某一家訂票網站或航空公司泄露的可能性逐漸減小,這讓外界將懷疑轉移到中航信身上。
幾乎所有國內航空公司都採用中航信的機票分銷係統,票代通過向中航信付費來獲得終端並查詢航班訂座信息。但在去年短信詐騙泛濫開始不久,中航信旗下航班信息軟件便否認了泄露信息的可能。
而21世紀經濟報道多方調查了解後發現,一些原本是因為中航信與票代之間因利益分配矛盾而產生的外挂係統如今正成為短信詐騙的重要工具,乘客們在訂票後不久,其個人信息便被不法分子以十幾至二十多元的價格賣給詐騙者。
被泄露的隱私
當發現訂票記錄和個人信息被泄露後,乘客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直接向其訂票的第三方網站和航空公司投訴,因為這是多數乘客會直接接觸的兩個環節。
一位李姓的消費者12月17日收到詐騙短信後,就很快將矛頭對準了訂票的網站。而另一位王姓的消費者在航空公司官網上購票後不久,同樣在出行前夕收到了詐騙短信。
如果某一家航空公司官網或第三方訂票網站的客戶普遍遭遇詐騙,航空公司或訂票網站或許難辭其咎,但越來越多的案例顯示,乘客遭遇詐騙並非某一家公司“獨享”——21世紀經濟報道僅僅從微博上查詢便發現,11月以來,持續有在攜程、去哪兒、藝龍幾大訂票網站和東航、南航、深圳航空等航空公司官網訂票的乘客投訴稱其收到了詐騙短信。
但第三方機票銷售平臺和航空公司都連聲喊冤。多個平臺都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強調在其網站購票的乘客的個人隱私受到非常嚴密的保護,不可能出現如此大范圍的泄露。
而一家國內航空公司的內部人士也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在大量乘客的信息泄露發生後不久,公司內部還曾專門進行過技術排查,但並未發現信息漏洞。
于是越來越多的質疑轉向了中航信。大多數乘客並不知道的是,無論是在國內哪個訂票網站或航空公司官網訂票,出行者的個人信息都會被提供給國內最大的機票分銷係統服務提供商——中航信。中航信開發的機票銷售係統eterm可以進行查詢、預訂、出票和退改簽等操作,目前國內除了春秋航空之外的航空公司都使用這一係統。
然而,在去年9月多家航空公司的乘客遭遇短信詐騙後,中航信旗下的航班信息服務軟件“航旅縱橫”官方微博曾第一時間否認信息泄露與其有關,並強調稱其對信息保護有非常嚴格的規定。
但一年以後,這一類詐騙仍然肆虐。在此期間,航旅縱橫官微一直向在微博投訴的乘客強調中航信有嚴格保護乘客信息的規定,但中航信方面卻並未直接出面解答外界的質疑。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