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馬雲:減稅是今天中國最需要做的事情

2014-11-19 14:01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首富的言行總是備受關注。日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説,“我覺得減稅是今天中國最需要做的事情。”這話不僅道出淘寶600多萬戶商家的心聲,而且也反映了中小微企業的訴求。顯然,馬雲的這句話不是心血來潮,而是針對當今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有感而發。

  但是也許有人會問:近些年來我們不是一直都在減稅嗎?的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應對危機,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結構性減稅。2008年以來,實施了企業所得稅並軌、增值稅轉型改革等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政策。2011年9月份,根據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工資薪金所得費用扣除標準由2000元提高至3500元。從去年8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小規模營業稅納稅人,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儘管這個惠及幾千萬人的就業和收入的利好政策受到普遍讚譽,但是,相對為數眾多的小微企業而言,減稅政策仍然不解渴。小微企業減稅減負還有很大的空間,減少稅費依然是小微企業最迫切的政策需求。

  其實,不僅小微企業減負還有很大的空間,中國結構性減稅的空間也很大。目前,無論從進一步擴大“營改增”範圍,還是從改革個人所得稅徵收模式等方面看,減稅仍有較大操作空間。從減稅的外部環境和減稅的操作空間看,中國減稅正當時!

  首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為減稅創造了有利條件。減稅是對某些納稅人、徵稅對象進行扶持、鼓勵或照顧,以減輕其稅收負擔的一種特殊規定。一般來説,經濟過熱時增稅,經濟不景氣時減稅。在全球經濟普遍陷入衰退的狀態下,許多國家都通過減稅措施鼓勵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目前,國際方面,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際油價大跌,外需疲軟,外貿企業舉步維艱。我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非常高,更應該實行減稅措施。國內方面,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壓力,需求不足。面對經濟下行,給企業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減稅減負,無疑是實現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手段。要拉動內需,鼓勵消費,首先就要培育民眾的消費能力,減稅無疑是一個捷徑。

  其次,國家財力大幅增長是減稅的基礎。近些年來,我國稅收和財政收入都在高速增長。2012年全國稅收總收入達到100600.88億元,同比增長12.1%。2012年全國稅收總收入增速分別比2011年和2010年低10.5個百分點和10.9個百分點。而2013年全國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為110497億元,今年上半年,全國稅收總收入為64268.74億元,完成預算的53.5%,同比增長8.5%。國家財力逐漸壯大為減輕企業和民眾稅負創造了條件。許多專家認為,減稅是大勢所趨,中國大幅度、大範圍減稅的時機已成熟。

  再次,降費不如減稅。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普遍性降費,進一步為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減負添力。據悉,“降費令”的出臺將每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400多億元。雖然這次降費的力度較大,不過,對於企業減負而言仍然是杯水車薪,因為針對企業的亂收費總是清理之後,過不了多長時間又死灰複燃。降費不如減稅。企業負擔的稅負過於繁重,減稅也就更加迫切。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發佈的《中小企業稅收發展報告》披露,就增值稅而言,小微企業和大中型企業的稅收負擔(增值稅/收入)比例大致相當;不過,在所得稅率上,小微企業的稅收負擔明顯高於大中型企業,差距甚至接近一倍。

  第四,減稅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要積極穩妥地推進稅制改革,形成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的稅收制度,更好地發揮稅收在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調節收入分配上的作用。稅收制度改革,既要考慮收入功能,也要增強調節功能,有利於引導經濟結構調整。結構性減稅不僅不會造成收入的減少,而且只會有利於稅收增長。結構性減稅強調有選擇地減稅,具有連續性、差異性和選擇性特點,既可以避免一次性大規模減稅超出財政的承受能力,同時又給予滴灌式的稅收支援,可促進相關産業、企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營改增”試點以來,全國累計減稅3276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為77952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比上年同期增長7.4%,稅收增幅與經濟增長基本匹配。

  其實,嚴格來説,減稅沒有時機問題,因為任何時候減稅都是讓利於民,從這個意義上説,減稅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而當下,或許是中國結構性減稅邁向大規模減稅的最佳時機。 ■文 風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