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31日訊(記者 郭曉偉)10月29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要求重點推進信息消費、綠色消費、住房消費六大領域的消費。其中明確指出,房地產市場要“穩定住房消費,加強保障房建設,放寬提取公積金支付房租條件。”
短短一句話,再次引發了國內整個房地產行業強烈關注。各項數據表明,2014年的地產行業,整體發展速度已經放緩。而政府調控和經濟政策的松緊,更是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
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多位業內研究人員,他們都認為,“對于地產行業,是個重大利好消息,期待下一步的具體執行方案的出臺。”
一位行業分析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救市行為,應該不會像以往激烈,不會成為下一個4萬億。個人認為,政府希望通過高頻率、小動作的調控,實現地產行業軟著陸。”
不會成為下一個4萬億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趙秀池教授說,對于整個房地產行業而言,這基本上算是重大利好消息;穩定住房消費,對百姓來講,是要保證基本的需求。
但是在趙秀池認為,這並非救市行為。“大家會說起4萬億。但是從資金投入量上看,棚戶區改造的規模和投資都不容忽視,它(棚戶區改造)就是為了保證居民基本住房需求,但很少有人說棚戶區改造是救市行為。”
對于公積金提取政策,趙秀池表示:在政策的具體執行上,各地還有差異;就北京而言,公積金的提取還是比較方便。“毫無疑問,政策的持續推進,肯定有利于投資和消費。”她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和趙秀池的觀點一致,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認為這是一個利好消息。
“這句話,透露出來一個方向,相關部門後續肯定會提出具體的經濟措施。”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張大偉說,房地產行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已經凸顯出來;相比之前激烈的財政政策,政府正在採取謹慎的放松,希望通過不斷地局部調整實現經濟的軟著陸。
釋放合理購房需求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這標志著2011年以來持續緊縮的房地產調控在經歷“只做不說”的松動之後,終于明確定調要“穩定”;同時,也將住房定性為“消費”,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對于把住房作為投機投資的行為,同樣不鼓勵。
對于魯政委的觀點,地產界紅人任志強則認為這是一種糾錯行為。“不是放松是糾錯!”任志強在公共信息發布平臺上這樣評論。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房地產市場存在投資行為,其相對面便是合理需求。穩定住房消費,就應該在保障基本住房消費的同時,加大對投資行為的管控,爭取做到雙面用力,盡快推動房地產行業進入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的看法也比較了相似。楊紅旭認為,中央穩增長很上火,擴內需急吼吼。把住房列為之一,意義重大,支柱就是支柱,雖只提保障房和公積金,但內心更希望:合理購房需求快些釋放!
房價會漲還是跌?
穩定住房消費,短短六個字,也再次引發了大眾關于房價預期的猜測。
“穩定住房消費,加強保障房建設。換句話說,更多的保障房會進入市場。看一下今年的樓市走向,在一線城市,保障房還是對房價造成了一定的衝擊。我個人認為,房價應該會相應回落。”廣州的一位行業分析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對于重點城市來說,房價在年末上漲的可能性會很大;而部分城市可能在明年一季度出現一個上漲。
嚴躍進認為,“穩定”一詞,既能夠對成交量的提振有一個政策面的鼓勵作用,同時也能防范各類投機型購房需求的反彈,這體現了目前樓市經濟新常態發展的基本思路。
“第四季度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將會提升。一旦成交量能夠較大幅度削減庫存規模,那麼房企定價策略會趨于強硬,進而使得整個市場的價格止跌反彈。”他還說。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則認為,由于行業黃金期區域地產供需都形成了差異化曲線,就目前而言,整體預判房價漲跌,要視情況而定。
“關于房價探底,或是觸底反彈,這些說法都不嚴謹。”張大偉這樣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