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90後理財看過來 可以無懼風險但不能無視風險

2014-10-27 13:32 來源:中國基金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案例點評

  可以無懼風險但不能無視風險

  上海銀行理財師成文彬

  理財是對未來一生的財富進行規劃。90後的同學們,處於財富積累的初期。剛剛踏上社會開始工作,收入比較有限,但大部分人消費慾望卻很旺盛。因此,如何平衡收支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

  建議90後的同學們可以建立一本賬本,通過記賬能夠一目了然地了解到自身平時的消費習慣,了解哪些支出是必須的,哪些是衝動消費,每個月又到底能省下多少錢。通過對自身的消費習慣進行分析,量入為出,對支出進行有效的控制,做到在適當放縱的同時也能儘量節省出一部分資金。

  保險往往是被很多人忽視的一項投資,但卻是許多有錢人的寵兒。保險是對風險的轉移,就像在儲蓄罐外加了一層保護套。風險不會告訴你什麼時候來,我們能做的只有儘早做好準備去預防風險,保險就是為此而準備的。各類保障型保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年齡越大,保費越高。年輕的90後同學們相較80後每年可以省下幾百甚至上千元保費。

  市場上的保險種類繁多,哪些才是適合90後這個年紀的呢?如果從來沒有購買過保險的同學們,建議先給自己買一份定期壽險,最好是有續保條款的。保費便宜、保額高是定期壽險的最大優勢,也適合剛剛進入社會的90後同學們。如果手頭寬裕的同學們,在購買定期壽險後,還可以選擇意外險或重大疾病險,這些都是一生中必要的保險。對於保費和保額的選擇,建議以自身年收入的10倍作為保額,每年的保費控制在年收入的十分之一為好。

  在解決以上兩項規劃後,才能正式進入投資規劃。理財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人生的目標。在投資前,一定要先確認自身未來的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不能單純地以錢越多越好為目的進行投資。同時,還必須要了解所投資的産品,我們可以無懼風險,但不能無視風險。最後,根據自己所制定的目標選擇産品,將資金進行短期投資和中長期投資合理分配。

  適合90後同學們投資的一些産品推薦:貨幣基金起點低、存取靈活,可以作為備用金和每月結余資金的投資産品。基金定投起點低、長短期投資皆宜,是懶人理財的首選。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可以做貨幣或債券基金定投,目標獲得略高於定期存款的收益。風險承受能力中等的投資者,則可以做股票基金定投,目標獲得較高收益回報。

  先從學習理財知識開始

  廣發銀行理財師華毅

  對於剛走出校園的90後來説,能有理財想法,非常難能可貴。但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財,並不是簡單地看收益率去投資,而是一張生活上的收支平衡表。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理財産品,90後應該先從學習理財知識開始。

  合理的消費習慣是理財的第一步,要對自己平時的消費做一次審視,什麼是必須的,什麼是可以節省的。在消費時要懂得信用卡與借記卡的區別,學會每個月如何做預算,還要知道如何合理使用信用卡。

  剛剛踏入工作崗位的90後,收入比較有限,需要在節流上做文章。首先要學會記賬,通過智慧手機上的記賬軟體,可以很方便地記錄收支情況。堅持一個月,便能對自己的日常開銷有個綜合的評估,以此制定理財計劃。

  另外,通過基金定投分批買入,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也是積累原始資金不錯的選擇。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躋身於股市,對於剛上班的90後來説,股市既是一個快速積累資本的地方,也是一個鍛鍊心態的地方。但是要記住一點,高收益伴隨高風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投資股市防範風險是首位的,一定要見好就收。

  去年風靡一時的寶寶類産品,目前已經回歸到一個合理的收益率水準,雖然只有4%左右的收益率,但是從隨取隨到的流動性來説,仍是不可多得的理財産品。因此,把閒散資金存入到寶寶類産品中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近年來,P2P公司發展迅猛,P2P投資門檻低、收益較高,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方向。但是在投資前,一定要對公司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並且投入的資金也要適當,不宜過多。

  當完成了一定的資金積累後,就可以關注一些銀行的理財産品。這個時候風險是首要考慮因素,大額的資金應該投資在低風險的穩健型標的中。雖然可能收益率相對來説不會很高,但是投資的藝術在於複利。即使每年的收益率只有5%,如果未來10年~20年都能保持這個水準,那麼年複合增長率也是相當可觀的。

  對於90後來説,當下的理財不是追求一夜暴富,關鍵在於打開眼界,量體裁衣。選對合適的投資品種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90後現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保值增值,那麼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財知識才是長久之道。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