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億元產業藍圖築巢引鳳 體育消費將成新增長極
專家稱,資本市場能夠為具有潛力的企業融資,促使一批體育類企業做強做大,整個行業也將隨之進入發展黃金期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稱,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體育產業體係,體育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消費需求愈加旺盛,對其他產業帶動作用明顯提升,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大眾健身等問題提出明確要求。同時,國務院部署發展體育產業、大力推進職業體育改革。
體育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林表示,2012年中國體育產業的規模約為3000億元人民幣,佔GDP的比例為0.6%,我國體育產業近5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16%,遠高于國民經濟9%至10%的增長水平,這是一個朝陽性的產業。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沈哲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體育產業以及體育消費產業整體來看正處于成長期,雖然體育服飾市場由于前幾年的盲目擴張,當前發展較為緩慢,但體育比賽、體育娛樂、體育健身等市場卻生機勃勃,發展空間巨大。體育產業作為第三產業,將對中國經濟轉型構成重要支撐,政府大力促進體育業發展在情理之中。
沈哲彥進一步分析稱,此舉對于體育產業的發展能夠帶來的幫助主要是,一方面為體育類企業發展提供較寬松的金融環境,在行業發展過程中,良好的金融環境將對行業有較大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將引起更多投資者重視,吸引資金流入,在國家對體育產業產生重視之後,勢必會出臺一係列優惠政策,政策紅利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更強。
與此同時,《意見》還提出,進一步拓寬體育產業投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體育產品、服務等企業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和中小企業私募債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
沈哲彥表示,資本市場會給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幫助,為具有較大潛力的企業融資,促使一批體育類企業做強做大。這些企業將產生帶動效應,拉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當體育市場的龍頭企業盈利模式成熟之後,行業發展也將隨之進入新階段。目前有希望率先上市的體育產品或服務類企業主要集中在體育傳媒、體育健身休閒、體育比賽等方向上。(記者 丁鑫)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