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中鋼集團陷債務風波 資産負債率連年居高不下

2014-10-15 09:15 來源:國際金融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柏可林 攝

  柏可林 攝

  近期,中鋼集團“數百億貸款本息逾期”的傳聞被引爆,又先後曝出欠貸數百億。儘管官方站出來對傳聞進行了澄清,但中鋼集團資産負債率連年居高不下,業績整體退步已是不爭的事實。再次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中鋼集團未來將何去何從

  過去幾年,央企鋼鐵行業“巨無霸”中鋼集團總被爭議和謠言包圍。這一切的源頭被市場人士歸結為中鋼集團這幾年業績的整體退步。

  近日,市場又出現傳聞:中鋼集團銀行貸款780億元“全面逾期”,且涉及到9家銀行,同時,國務院國資委方面可能會“介入注資200億元”。更詳細的版本隨後呈現在眾人面前,按傳聞的表述,整體上,中鋼集團欠中國銀行200億元、交通銀行150億元、民生銀行75億元、工商銀行20億元。

  相關傳聞很快被官方證實為“謠言”。公開聲明顯示,中鋼新聞發言人稱,傳言不屬實,“中鋼集團並未出現鉅額貸款逾期問題”。該發言人堅稱,只是有“個別資金回籠未按期到賬”。

  緊接著,民生銀行和工商銀行也站出來否認了上述傳聞。

  但對於市場的謠言和企業的辟謠,市場的思考遠沒有結束。“儘管是傳聞,但還是揭開了中鋼集團這幾年經營狀況的一角。”一位長期關注國資改革的某券商策略研究員10月9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説,“中鋼集團也許是無奈的,畢竟這幾年鋼材市場的低迷,誰都不願意看見。以鋼材貿易為主的中鋼,自然難逃行業低迷的影響。但作為央企,總歸要有先見之明和新的戰略決心。因此,站在管理的角度,中鋼本應盡最大可能地避免經營業績的下滑。”

  9月30日,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誠信”)發佈報告稱,中鋼股份主體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10中鋼債”的債項信用等級維持AA-。“此次評級調整的原因為近期媒體關於中鋼股份及中鋼集團的負面報道可能會導致公司融資環境的變化,並對公司流動性産生負面影響。”中誠信稱。

  針對上述中鋼拖欠貸款的傳聞,路透社分析稱,中鋼債務事件可能不會是信用風險的觸爆點,“但一向以資金實力著稱的央企被捲入債務危機的紛爭,側面折射出資本密集型的鋼鐵行業所面臨的資金窘境,中鋼集團債務事件將令鋼鐵業的融資環境雪上加霜”。

  對此,與多個大型企業打交道的浙江某中小銀行信貸部經理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鋼鐵和光伏行業“我們是不怎麼會去碰的”,且現在的整體形勢放在這兒,“無論是帶有國資背景的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我們原則上都會很謹慎”。同時,她還對記者透露,目前長三角一家頗為有名的大型民營鋼鐵企業還拖欠該銀行億元以上的授信。

  “這件事確實給我們一些警示。一旦涉及到目前的産能過剩行業,哪怕是央企,在貸款審核上可能也會更謹慎一些。”一家在中國內地和香港上市的股份制銀行的客戶經理稍早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

  傳聞再現

  放在10年前,很難想像,一家被認為“大而不倒”的央企,現在會出現生存上的壓力。2008年初,中鋼集團時任總裁黃天文曾意氣風發地表示,2008年,中鋼集團有望進入世界500強企業行列。他當時稱,“2007年中鋼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112.4億元,同比增長83.03%;利潤實現同比大幅增長,集團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真正進入世界500強行列,還是在2009年。當年,該公司首次進入全球500強,位列372位;2010年,中鋼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31億元;2011年,中鋼集團位列美國《財富》雜誌發佈的全球500強排行榜第354位。

  短暫的輝煌後,迎來的卻是中鋼隨後長期面臨的“大討論”。其中,中鋼集團的負債成為關注焦點。據公開數據,截至2013年末,中鋼集團資産總額為1101億元,負債總額為1033億元,負債率為93.87%;所有者權益僅為67.5億元,未分配利潤為-109.93億元,經營性利潤虧損15.95億元。

  “一家經營有善的公司,公司負債率不會太高,更不會超過70%至80%。當然,即使超過了也沒關係,只要主業好,也可以支撐。但現在,中鋼集團的相關條件似乎都不怎麼符合。”一位民營企業的財務副總監10月9日上午在與《國際金融報》記者交流時坦言。

  從2010年到2012年間,因為受鋼鐵業下滑的影響,中鋼集團凈利連續3年虧損。也就是説,截至去年年底,中鋼集團的業績連續4年沒有大的改觀。

  事實上,縱使是高調期的2008年,中鋼集團都未擺脫市場的質疑。2008年年底,就有媒體稱,中鋼集團發生的鉅額虧損已導致該公司與力拓合資的恰那鐵礦被關閉。

  對此,中鋼集團于當年12月12日發表聲明強調,“中鋼繼續保持平穩運營態勢,恰那鐵礦一直運營正常。同時,中鋼集團及所屬海內外各企業的各項經營管理工作均在正常進行,並繼續保持平穩運營態勢,不存在虧損問題。”

  今年,謠言再次在市場中出現。近日,市場傳聞中鋼集團的銀行貸款“全面逾期”。其中,甚至拖欠一些國有銀行超過百億元的貸款。

  這一次,相關銀行站出來進行了否認。9月23日,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稱,“中鋼集團及其下屬企業在工行的融資餘額佔中鋼全部金融機構融資餘額的比重不足1.3%,目前工行相關融資均未違約。”民生銀行亦對欠款傳聞進行了否認:只有個別分行對中鋼集團旗下經營良好的當地子公司有少量授信,目前,這些子公司經營正常、還款付息正常,相關貸款未産生逾期或不良。

  與此同時,中鋼集團同樣稱,該公司並未出現鉅額貸款逾期問題,且只是有“個別資金回籠未按期到賬”。另有消息稱,截至今年7月底,中鋼集團的貸款逾期金額為6.9億元,“雖然大多數貸款經中鋼與銀行商量進行了延期或部分還款,但中鋼的後續貸款和徵信記錄已經受到影響”。

  緣何逾期

  不過,中鋼內部人士對媒體披露,上述債務違約“源起於今年6月”。當時,中鋼集團對國開行挂著一筆6.9億元的貸款未能及時還款變成逾期,其餘銀行的貸款都是展期,加在一起“預估有百億元規模”。

  “這還是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這家企業的經營問題。”上述策略研究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説,“只要進行一個比較,國資委直屬113家央企,除了中鋼集團在內的少數幾家企業,幾乎沒有企業傳出欠款問題,無論是‘三桶油’,還是汽車企業或機械製造商,都沒有這樣的情況。這本身就説明瞭一些情況。”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幾億元貸款逾期的情況?

  《國際金融報》記者從中鋼集團官網獲悉,目前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是資源開發、貿易物流和工程科技。其中,貿易物流是中鋼集團最倚重的板塊之一。

  “説白了,就是鋼貿業務拖累的。”一位常年與大型鋼企打交道的江蘇小型鋼貿商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説,“最近幾年鋼貿上的形勢不好,與之有相關業務的企業自然也很難再從這方面獲得盈利。”

  今年5月和6月期間,《國際金融報》在與多位鋼貿圈人士的交流及隨後的調查中發現,至少在上海地區,中遠物流、中材國際和中國鐵物及其他國企一度幫鋼貿商做托盤業務,進而“被迫”捲入了“壞賬黑洞”之中。

  所謂托盤業務,是指國企先幫貿易商支付貨款,貨材放在第三方倉庫;一段時間後,貿易商通過加付一定的佣金費用或者利息費用償還資金後,拿回貨權。對於這種行為,媒體此前直言,“由於虛假倉單、重復質押等問題,演變為‘一貨多嫁’甚至‘空倉計’,國企貨財兩失,資不抵債。”

  上述策略研究員則認為,中鋼集團業績不好的原因更多地是在為之前的決策買單,“僅一項鋼貿業務,不足以對一個集團公司産生太多致命的影響”。據了解,在國資委成立初期,市場中有多達200多家央企,為了達到整合市場的目的,當時相關部門下達了有關目標,一些既不大也不強的企業就可能被整合。在此情況下,中鋼集團從2003年就開始了快速擴張的步伐,既在國內整合和收購一些企業,擴大自己的市場影響力,又在海外實施並購,如與力拓集團在恰那鐵礦的合作等。

  沒有做到足夠“強”的中鋼集團,卻不斷在為當年的擴張埋單。有報道稱,2007年,中鋼與山西中宇鋼廠開始鉅額的資金往來,2008年,對方欠款一度達20億元,“至2010年下半年,山西中宇對中鋼欠款已達近40億元,成為中鋼財務黑洞的開始”。

  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也稱,中鋼此前幾個大項目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並購山西鋼廠和投資澳大利亞中西部礦如今看來都可稱作敗筆”。在她看來,雪上加霜的是,“中鋼集團又遇上鋼鐵熊市,導致積重難返,回報不及預期”。

  “盲目擴張是鋼貿企業走到今天危局地步的原因之一。中鋼集團在中國政府為應對金融危機祭出的‘4萬億元’後走上了瘋狂的産能擴張之路。當時,在中鋼集團各下屬公司之間,業務重疊屢見不鮮。”財經評論人余豐慧撰文稱,“同時,海外擴張達到瘋狂之境地,僅在非洲就投資收購近10家公司,所投資的資源種類主要為鐵礦石和鉻礦;2008年以13億澳元收購了澳大利亞中西部股份有限公司。但由於之後鐵礦石價格出現下跌,此項投資的價值後來嚴重縮水。”

  廣發證券直言,中鋼集團二度逼近破産,“並不是一件超預期的事情”。中鋼集團曾經是全球500強,但是近兩年均未上榜。主要是其在2008年以前粗放式的增長、混亂的管理埋下的惡果,也曾導致前董事長黃天文非正常離職。

  “這是在為之前的投資埋單,但更凸顯的也許是管理沒有及時到位。”上述策略分析師稱。

  冶金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説,深層次原因看,“央企治理本身上問責機制的缺位,導致企業管理者帶有強烈的政績傾向”。他對媒體直言,“對企業的管理層來説,只要沒有貪污,擴張成功就是我的政績,擴張失敗也不會有人追責,由政府和國家兜底。因此,管理層往往忽略企業擴張的風險,把公司往大了做。”

  高管變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鋼承認“個別資金回籠未按期到賬”之際,市場還傳出了另一則消息:高層的再次變動。

  有消息稱,中鋼集團總裁、黨委副書記賈寶軍將去職中鋼。對於接任者,市場的消息是,集團黨委書記兼中鋼股份總經理徐思偉將接任賈寶軍的職務,成為中鋼集團的“一把手”,集團黨委常委兼股份公司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劉安棟則將接任徐思偉的職務。

  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多次致電中鋼,但始終無人回應。但截至發稿,登錄中鋼集團官網,賈寶軍的名字仍挂在“管理團隊”一欄中,身份是“總裁、黨委副書記”,更年輕的徐思偉身份仍為“黨委書記、副總裁”。

  不過,與多位業內人士交流後,徐思偉接替賈寶軍、劉安棟擔任副總裁似乎沒有太多懸念。有消息透露,“2014年中秋節的前一天,國資委人士前往中鋼集團宣讀了免去賈寶軍中鋼集團總裁一職的決定。”消息稱,不同以往的是,“國資委在此事的處理上異常低調”。

  3年前,當賈寶軍臨危受命,從武鋼集團空降中鋼集團,接替前任總裁黃天文時,曾被寄予厚望。他本人也不可謂不努力,提出了“三年三步走”戰略,試圖讓中鋼集團擺脫負債,重新走上盈利的軌道。

  “這不能完全怪他。還是那句話,以鋼貿為主業、海外投資又不靠譜的情況下,賈寶軍很難在短時間內力挽狂瀾。尤其是,今年以來,鋼鐵行業仍比較低迷,鐵礦石價格的下跌,又讓該公司的海外資産進一步縮水。”上述策略研究員稱。

  這三年,對賈寶軍來説,本身也不平靜。據稱,今年5月,中鋼內部曾流傳了一封內部信。該信稱,賈寶軍“無思路、無作為、無正氣”。一方面,在企業經營上,賈寶軍提出的扭虧脫困“三年三步走”沒有具體路徑,“空談而已”。另一方面,對於賈寶軍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公開信認為,除了事業部改革、及幹部重新競聘上崗外,賈寶軍“並未做其他實事”。

  對於這些,賈寶軍和國資委人士始終未進行回應。

  目前,一些人對於徐思偉給予了厚望,認為年輕的他可能會為中鋼集團帶來“新風”。但分析人士認為,基於目前的現狀,想要讓中鋼集團短時間內回到當初的輝煌,似乎還有一定難度。

  亟需反思

  一位鋼鐵圈的資深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猜測,如果中鋼集團還是在繼續虧損,且情況沒有任何改觀,“説不定,就可能被其他央企整合,甚至是破産。當然,後者的可能性非常小。因為,站在維穩和就業的考慮,國家有關部門不會輕易讓一家大型企業走向破産程式”。

  上述鋼貿商稱,“之前不是有五礦整合中鋼的傳言嗎?個人認為,這可能是未來的一個方向。但同樣需要指出的是,就鋼貿市場而言,也不能抹殺這家企業曾作出的貢獻。”

  9月底,曾有消息稱,中鋼集團目前已經出臺解決方案,逾期貸款債務可能通過債轉股的方式予以免除,並由中央向中鋼集團注資200億元。但就現狀看,國資委上百億元的注資,在此前的實踐中,尚沒有先例。

  有媒體建議,下一步,中鋼集團“要突出重點産品”,把盈利的好好做做,虧損的就剝離,“那些屬於計劃經濟時代留下來的,又是虧本的,採取改革的辦法把它剝離出去”。

  路透社認為,無論從宏觀大環境,還是目前行業前景和供需狀況來看,鋼鐵業很難恢復往日的輝煌,以貿易為主的業務結構更難以大有作為。中鋼集團的“央企免死牌”被認為是政府救助的最大理由,“西城鋼鐵和海鑫鋼鐵就是先例,以規模而言只是中型鋼廠,且都是民營企業,尚且均獲得地方政府不同程度救助”。

  但路透社同時預警:中鋼集團是排在國內前列的大型鋼材貿易公司,頭頂著就業、稅收、穩定及GDP貢獻等諸多帽子,政府想要提供救助可以理解,“需要警醒的是,如被救助的鋼企不能恢復造血功能,政府協調下的銀行貸款展期可能讓銀行陷入更大的黑洞”。

  廣發證券預警稱,從行業層面看,中國部分傳統鋼貿企業存在倒閉風險,“對比全球500強中2012年和2013年的中、日鋼貿企業的財務數據,可以發現,中國的鋼貿企業銷售收入與日本相當,平均資産負債率是84%,高於日本平均水準11個百分點。凈資産週轉率是11.58至13次,是日本的5.4至6.2倍;利潤率是日本的1%至13%。這表明,中國的部分國有鋼貿企業存在人為倒買倒賣、製造收入的可能性,而這些收入利潤率較低,必然會帶來一定的風險”。

  余豐慧建議,從目前鋼鐵行業嚴重産能過剩看,以資源開發、貿易物流、工程科技等三大板塊為主、其中多與資源有關的中鋼集團,走出困境非常困難,或者説需要很長時間,此輪商業週期中,鋼鐵企業、鋼貿企業短期內擺脫困境的可能性不大,隨之而來的是大量不良貸款的爆發。上海鋼貿企業和中鋼集團也許只是冰山一角,隨著中鋼集團不良貸款的爆發,一定要謹防引發全國鋼鐵行業和鋼貿企業不良貸款爆發的蝴蝶效應和連鎖反應。“監管部門,特別是商業銀行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從現在開始就要著手排查摸底鋼鐵係貸款品質情況”。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