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銘婭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在浙江、山東等地調研時了解到,外貿企業生存“攻堅戰”已在一些地區打響。不少專做外貿的企業已轉行做內貿,原本內外貿兼做的企業,現在已將“外貿戰線”全面收縮,專注于內貿領域。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外貿企業人士認為,今年將是外貿結構真正步入調整期的“分水嶺”。對眾多中小外貿企業尤其是小微外貿企業而言,當務之急已不是發展問題,而是更殘酷的生存問題。轉型還是轉行?面對這一關乎企業命運的“生死抉擇”,外貿商們正在探索適合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生存之道。
轉戰內貿新領域
9月底的義烏,暑氣未退。走在義烏市福田二區聖誕用品出口基地的感覺,卻清冷如冬。在這裡,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不少店麵店門緊鎖,轉租、轉讓的廣告牌比比皆是。
“在三個月前,我就不做聖誕用品出口了。”義烏博旭工藝品公司經理黃允旭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坦言,自己已完全脫離外貿領域,開始從事內貿生意。“在兩個月前,我籌建新公司,主要經營國內塑膠用品生産和銷售。”
在三個月前,是聖誕用品接單旺季;在兩個月前,是聖誕用品出口旺季。黃允旭放棄外貿旺季生意,轉向內貿新領域,開啟轉行路。
“轉型容易轉行難。”2011年,黃允旭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如今,他加入了艱難前進的轉行隊伍。“像我這樣的小微出口企業,再轉型也很難生存下去。”黃允旭嘆息道。
自2008年進入聖誕用品出口行業以來,黃允旭一直在謀求轉型。除不斷轉換産品、推動産品升級換代外,他還堅持走“人無我有”的道路。“自進入聖誕用品出口行業,我就堅持每年推出一款創新産品。”黃允旭説,2011年公司推出的可收縮型聖誕老人和2012年推出的鏡面聖誕挂件申請過專利。由於兩款産品都是針對外銷市場開發設計的,産品推出後在國外市場很暢銷。依靠每年推出的新産品,公司賺的利潤是一年比一年高。
隨著産品轉型升級,聖誕用品企業面臨的招工難題在黃允旭這裡也得以化解。他表示,産品轉型促使企業生産由勞動密集型轉變為技術密集型,只需幾臺鐳射雕刻機即可完工。用機器替代手工,既保證産品品質又解決用工荒問題。
“如今,再轉型也難有生存空間。”黃允旭説,一方面,作為一家小微外貿企業,持續創新空間有限;另一方面,聖誕用品企業模倣能力強,創新成果很難持續發揮創新效應。“繼續創新下去,我擔心,企業的精力和財力難以為繼。”黃允旭説,今年外貿形勢不樂觀,聖誕用品出口不景氣,所以,趁早選擇轉行。
與黃允旭不同,有些聖誕用品企業人士認為,轉行不僅需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考察新行業,而且需企業具有較強的適應力和競爭力才能在新行業裏生存、發展。轉不好,企業很可能血本無歸。而轉型不同。企業轉型實質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新,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可不斷進行自我調整和完善,從而能更好地適應市場。(下轉A02版)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