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技術 只看責任心
——大品牌愛犯的低級錯誤系列報道之二
94.6%、93.8%、96.9%。2012年至今的玩具産品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顯示,産品品質連續3年穩定在較高的水準。但細查不合格項目可以發現,包括小零件、邊緣、尖端在內的機械和物理性能,以及玩具標識等更容易達標的項目,卻成為近年來企業最易犯的低級錯誤。
“其實不是技術問題,是一個責任心問題。”一位業內權威專家以玩具標識舉例稱,看上去更易達標的玩具抽檢項目,卻往往出現問題,一些品牌企業與産品也不例外,這直接反映著企業對産品品質的重視程度。
“低級錯誤”成抽檢主流
目前,我國玩具産品涉及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主要包括GB 6675和GB 19865,涉及的檢驗項目主要包括機械和物理性能(例如小零件、邊緣、尖端、突出物、用於包裝的軟塑膠袋薄膜等)、易燃性能、特定元素的遷移(8大元素)、電玩具安全和玩具標識等5大方面。
相比燃燒性能、特定元素遷移等有毒有害且直接關乎安全的指標,機械和物理性能尤其是玩具標識,與使用安全的關係相對間接。另外,界定為犯“低級錯誤”,是因為生産企業通過合理的品質控制或稍加注意便可避免,玩具標識便是典型例證。
但梳理近幾年玩具抽檢結果,機械和物理性能以及玩具標識卻成為普遍的不達標項目。
剛發佈的今年第2季度玩具産品品質國家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共存在20項次(有的批次同時出現多項次)不合格情況。其中,6項次機械和物理性能不達標,佔到全部不合格項次數的30%。另外還發現標識項不符合共14項次。今年7月中消協通報對毛絨玩具的比較試驗,在25家企業的30款毛絨玩具中,超過8成問題較多,其中21款樣品的39項機械物理性能有問題。不僅國內産品,機械和物理性能以及玩具標識也成為國外玩具産品易犯的低級錯誤。據質檢總局通報,今年1至5月,在進口兒童玩具方面,共檢出安全品質不合格産品23批,同比增長64.29%。
福建省産品品質檢驗研究院兒童用品檢測室主任陳偉表示,目前玩具産品主要根據GB 6675-2003《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範》標準進行檢驗,涉及80多個項目,而機械和物理性能以及玩具標識不達標是抽檢較為普遍的問題。
把控不嚴或不重視是主因
深圳市計量品質檢測研究院化工産品檢測所高級工程師柯燈明分析稱,玩具機械和物理性能等指標容易出現問題,首要原因在於企業對標準不熟悉,在進行開發設計時沒有嚴格按照標準要求進行驗證。例如小零件問題,標準中規定只有完全容入小零件測試器的部件才是小零件,如果企業了解標準的要求,在開發設計時根據標準對玩具部件的外形和尺寸進行適當設計和驗證,玩具中就不會出現小零件;而對於3歲以上兒童使用的玩具,如果存在小零件,那麼按照標準的要求,只要有小零件警告標語就可以了,但是有些企業並不知道標準的要求,並沒有按照規定標注警告標語,結果導致産品不合格。
“生産過程中沒有進行嚴格的品質控制。”柯燈明舉例稱,一些玩具小車中的車輪安裝不到位或不牢固,在經過拉力測試後,車輪容易脫落,車軸就容易形成危險突出物,如果企業能夠規範生産工藝,並且在生産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檢驗,就不容易出現問題。
“其實不是技術性問題,是一個責任心的問題。”陳偉認為,玩具標識抽檢不合格,直接反映出企業對品質的重視程度。因為做3C檢驗時,檢驗機構肯定會檢查標識,若發現不合格情況,檢驗機構會向生産企業提出整改要求,但企業有時會忘記修改標識模板,或者有的企業前期已經印刷了成千上萬份標識,為避免成本上升,抱著僥倖心態,沒有修改不合格部分就直接使用。
用標準化“堵漏”
近年來,塑膠原料的價格只漲不跌,促使玩具生産成本不斷上升。有的企業為降低生産成本,選擇使用品質較差的塑膠原料,如果不進行嚴格的品質控制,很容易出現品質問題。
陳偉建議,玩具生産企業應建立專門的品質監督制度,嚴把各項指標符合性要求。另外還要重點做好材料添加工作,在原材料與企業自己的二次材料混比添加時把握好比例,防止玩具産品脆化和跌落檢測時不達標等突出問題。
柯燈明也建議企業加強對物料的控制,確保玩具達標。另外,有些企業對生産工藝的控制不嚴格,沒有制定標準化的作業程式,人員操作隨機性較大,容易導致産品品質不穩定。例如注塑、超聲熱結合、小零件和突出物保護件的安裝等都需要規範的操作工藝來指導生産,呼喚著標準化的品質控制舉措。
□ 本報記者 朱祝何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