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9月21日電(記者 韓璐)在21日舉行的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會議第九屆年會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長黃奇帆稱,重慶目前正致力打造“雲端計劃”,建立內陸集成電路制造基地和大數據中心。
“中國目前進口第一多的商品不是原油,是芯片,一年進口2500億美元。”黃奇帆說,大數據時代,國家和國家、地區和地區,核心的競爭力實際上是計算的能力。
黃奇帆稱,2013年重慶市委、市政府批準了重慶大數據應用的發展規劃。“在此之前,我們推出了雲端計劃。‘雲’就是雲計劃時代大數據運用的一個數據中心。‘端’就是指網絡終端產品,包括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顯示器、手機等。”
“目前‘端計劃’差不多已經有50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產值,以後可能還會7000億元人民幣、8000億元人民幣,進一步發展。”黃奇帆說,現在重慶有多個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再加上一些生產單位,我們希望進一步把重慶變成中國內陸的集成電路制造基地”。
據黃奇帆介紹,目前重慶已經形成了30萬臺服務器建設量的數據中心,今年預計將竣工建成10萬臺服務器。“重慶3000萬人背後支撐的數據中心原來有服務器6萬臺。現在我們加了這10萬臺,是要為全國和亞洲地區、境外各種各樣的數據處理服務。”
黃奇帆稱,重慶的目標是2020年建成100萬臺服務器。
此外,黃奇帆還透露,經過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顧問們一致同意,2015年年會的主題將為:“‘兩帶一路’戰略與重慶開放發展”。
“‘兩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黃奇帆稱,該議題是重慶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兩帶一路”戰略的具體行動。(完)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