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服裝老字號“造寸”店舖重張

2014-09-17 11:17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昨天,位於西四南大街與西安門大街交叉口的“造寸”成衣定制店,新招牌上寫著“一九五六年上海遷京”,表明瞭它老字號的身份。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本報記者 劉宇鑫

  “這門臉兒比之前大多了,看著真豁亮!”昨日上午10時,西四南大街,服裝老字號“造寸”旗下唯一店舖迎來老客。“造寸”西四店經過兩個多月的裝修改建,上下兩層樓的經營面積已經恢復了它在1956年剛遷入北京時的原貌。

  前些年,“造寸”因為經營不利,將300多平方米的經營面積中的一大半租給了婚紗攝影店。今夏,這家攝影店撤離西四,“造寸”得以收復失地,重新改建成可以量身訂制的中高端服裝店。恢復營業後的服裝店裏不光有“造寸”的訂制女裝和成衣,還拉來了主攻中山裝、男士西服的“紅都”。

  訂做女裝至少量體兩次

  如今,“造寸”已經隸屬北京國企——紅都集團的旗下,可在遷入北京前,它可是上海灘有名的“紅幫裁縫”店。“紅幫裁縫”群體發軔于清末民初,寧波作為當時最早與國外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不少裁縫曾為發色發紅的外國人裁製過服裝,“紅幫裁縫”之名由此而來。1956年,創建於上世紀30年代的“造寸”,從上海遷至北京西四丁字街,就是現在的造寸服裝店。

  紅都集團老一輩的製衣師傅還記得當年的盛況,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解決國家領導人出席重要政治外交活動的著裝需要,同時承擔外國使館人員的制裝任務,經由周總理批示,紅都、雷蒙、波緯、藍天、造寸等當時在上海知名的多家高級服裝店一起整體遷往北京。“208名‘紅幫裁縫’帶著各自的傢夥什兒,從上海坐著同一趟火車趕到北京,因為當時北京會做西服的裁縫不好找,紅都、造寸等製衣店一度歸中央單位管理,裁縫們在北京一樣可以吃上稻米。”

  “造寸”意指服裝是一寸一寸製造出來的,形容精工細做。“造寸”以訂制高級女裝為主,當時人們以在這裡製作衣服為驕傲。如今,“造寸”品牌雖已沒有當年那般響亮,但老北京人對這家店卻有著不一般的感情。66歲的徐女士記得,上小學時,她媽媽從這裡訂制過一條墨色的純毛嗶嘰裙子,量體的老師傅説話一口寧波腔,特別專業——不但製作前要量體一次,裙子做出大樣後,還得讓顧客到店裏量一次看是否合身,前後約一個月才能做得。

  徐女士家裏的這條裙子傳了兩代人,現在在家裏衣櫃收藏;而“造寸”的這些老規矩也一直傳到今天,最大的不同在於,對出行不便的顧客,店裏可以免費派人到府量體。

  “紅都”男裝首次進店

  走進改建一新的“造寸”,一層的店內展示著各種款式的女式成衣西服、套衫。“這塊地方原來屬於已經搬走的婚紗攝影店,‘造寸’自己的店一度被擠在靠南的一小條,近十年來的營業面積還不足30平方米,不到現在的十分之一。”“造寸”服裝店經理吳盈康回憶,比短時間維繫經營更難的,是“造寸”長達10多年的關店歷史。據悉,“造寸”西四店是該品牌唯一的門店。

  “文革”時期,北京的西服製衣行業受到巨大衝擊,就連訂制旗袍的“造寸”服裝店也一度關門,直到1983年才恢復了營業,仍以西裝、旗袍等高級女裝為主,伴著下海經商人群對著裝要求的提高,又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火了一把。當時,很多市民下班路上會進店看看,目光依依不捨地停留在時髦的衣服上。“紅都”男裝,“造寸”女裝,都是那個年代的奢侈品。

  “當時的年輕人,需要攢上一個月工資才能買上一件‘造寸’的服裝。”他説,現在仍定位於中高檔女裝的“造寸”訂制系列,每套價格在三四千元;而店內售價幾百元的紡織成衣,也隨處可見。昨日是“造寸”重裝開業的第一天,店裏展示的部分成衣便有了優惠折扣。雖然剛在“造寸”上任一年,但吳盈康也盼著,店裏的産品能夠被更多普通消費者所接受,特別是在“造寸”已經囊括近千种女裝款式後,如何擴大消費人群,就成了店裏的頭等大事。為此,“造寸”之前佔據的那間不到30平方米的小屋,改裝後就成了“紅都”男裝銷售區,使得“造寸”西四店不再是女性顧客的專屬。

  西四南大街老店舖已寥寥

  從昨日上午10時開業到中午,吳盈康一直樓上樓下地張羅著,見到每一位趕來捧場的老客戶,他都要寒暄幾句。

  “自打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們的經營困難一直都有,由新興電商和一批南方企業佔領的服裝市場,對像‘造寸’這樣的老國企的衝擊很大。”他説,一直以來北京女裝市場非常豐富,“造寸”在發展中一度失去了市場。現如今,“造寸”重新恢復上世紀50年代遷京時的老店規模,二層是傳統的裁剪與訂制,一層銷售自己品牌的女裝和“紅都”男裝,這樣一來,服裝店的覆蓋人群至少可以大一倍,同時也解決了以往“女顧客挑衣服,男士幹站著”的問題。

  昨日“造寸”的重裝開業,也讓打小住在北京最老衚同之一磚塔衚同的徐女士踏下心來。在她和老鄰居們看來,家門口的這條丁字街上,現今還保存著歷史印象的京城老鋪面,也只剩下這家服裝店了。特別是2009年2月,和“造寸”一樣有著50多年曆史的西四傢具店搬離西四南大街,也讓當年在這裡“憑票買傢具”的北京人唏噓。

  正如徐女士等市民所説,從上世紀末期的電子電訊一條街,到前幾年的婚紗攝影一條街,再到目前部分婚紗攝影店撤離西四,西四南大街上的商鋪基本都是,每隔幾年就整體“變臉”一次,現在街面上的老店舖也只剩下了“造寸”、“砂鍋居”這屈指可數的幾家,不禁讓人感嘆,這條頗具歷史文化氣息的商業街沒有“踩到點兒上”。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