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海口9月14日電(記者 郭信峰 張鐘凱 涂超華 李金紅)根據城市規劃,在一個大型居住區周邊計劃建設學校和商場等配套;而根據土地規劃,選址地塊是農用地而不是商業用地,導致學校和商場無法建設。這種由於不同政府部門之間“規劃打架”帶來的效率低下和規劃浪費現象,在中國一些城市並不罕見。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司司長孫安軍在海口舉行的2014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上表示,住建部與發改委、國土部、環保部正在聯合開展“多規合一”試點,目前已經確定28個試點市縣(區),旨在探索城市規劃實現由“一張藍圖”指導。
長期以來,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規劃分別由發改委、住建部、國土部、環保部等四個部門負責編制,“規劃打架”現象屢見不鮮,導致城市建設空間管理無序、土地利用率低、生態環境失衡等問題嚴重。
在中國南部經濟重鎮廣東,根據當地2013年的統計,廣州市因為城鄉規劃和土地規劃“兩規打架”導致無法使用或使用成本過高的地塊約29萬個,面積達935.8平方公里。
中山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立勳在年會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的資源壓力和矛盾日益凸顯,過去粗放的城市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探索集約型的“多規合一”是優化城市資源配置的重要前提。
“在同一個城市空間上,各個政府部門分頭做規劃,彼此之間缺乏協調甚至在規劃要求上相互衝突,導致了開發的混亂和建設成本的增加,這是中國當前的空間規劃存在的一個重大弊端。”李立勳説。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建立空間規劃體系,推進規劃體制改革,加快規劃立法工作。根據國家發改委《關於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的意見》,推動“多規合一”,開展市縣空間規劃改革試點,是今年的重點任務之一。
在地方層面上,不少地區已開始相關探索。近年來,廣東、青海等地陸續宣佈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的“三規合一”試點。北京市在今年的政府報告中也提出,將修改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推進“三規合一”,優化城鄉功能和空間佈局。
孫安軍説,過去講“三規合一”,現在將環保部的環境保護規劃也加進來,未來還將可能納入其他的規劃。在目前規劃體制沒有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多規合一”核心的是形成數據與標準的對接、統一的規劃工作平臺、協同的規劃實施機制。
事實上,早在2003年,國家發改委在江蘇、福建、廣西、四川、浙江、遼寧等省區的六個地市縣確定“三規合一”試點,但由於缺乏體制保障,當時改革推進緩慢,原計劃試點後在全國推廣的設想最後也未能付諸實施。
參會專家表示,由於涉及的部門在行政級別上“互不隸屬”,“多規合一”必然涉及部門之間利益的重新協調問題,理論上看是各部門規劃的簡單統籌,但細分到利益協調和具體規劃層面,協調的難度不小。
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楊貴慶説,開展市縣空間規劃改革試點,推動“多規合一”,最終目的是形成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這也是中國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當前在全國20多個市縣確定‘多規合一’試點,是空間規劃體系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未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跨越部門利益,這需要在國家層面推進,體制上要有突破,最主要的是要深化改革。”楊貴慶説。
[責任編輯: 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