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月經濟數據的陸續出臺,關於中國經濟去往何方的疑問越來越多。
面對國際輿論中一些“敏銳看空者”的質疑,9月10日,2014夏季達沃斯經濟論壇開幕式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正面回應稱:“中國經濟有巨大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我們採取的措施既利當前、更惠長遠,有能力防範出現大的起伏,更不會發生’硬著陸’。”
李克強同時發出了改革“強音”:今年後4個月,我們將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不斷完善和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推進結構性改革與調整,抱定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的決心,推動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點改革,“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未有窮期。”
據了解,在今年剩餘的幾個月時間內,重點改革領域將主要通過“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全面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經濟不會“硬著陸”
中國經濟的部分指標近兩個月出現了較大波動,引發了投資者對經濟復蘇後續乏力的擔憂。
“上半年,中國經濟各項指標運作平穩,即便七八月份的一些指標出現了波動,也都在合理區間內。”李克強在論壇上和全球頂級跨國公司負責人、研究機構等各界代表對話交流時,對中國經濟充滿了信心。
李克強向與會者傳達,中國經濟急劇下滑是可以預防的。中國的結構改革已經減少經濟“硬著陸”的風險。
在此之前,中國政府啟動了定向降準等措施,並加大改革力度,力爭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以促使經濟更加健康發展。
“對那些需要支援的企業、産業,它口渴了,我們應該給它點水喝,這也談不上是‘刺激’。”李克強説,“但如何讓企業喝到這杯水,還需要改革”,“我們沒有搞強刺激,沒有放鬆銀根,而是強力推動改革,大力調整結構。”
他強調,中國政府會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穩定總量的同時,一方面進行結構性調控、定向調控,把已有的存量貨幣和增量貨幣向農業、小微企業、新興産業、高技術産業傾斜;另一方面,通過結構性改革來推進結構調整,在運用貨幣政策的同時進行金融改革,努力控制和降低企業的杠桿率。
事實上,大多數分析對於中國經濟的長遠前景依然看好。美國經濟諮詢公司HIS日前發佈報告稱,中國將在2024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而消費支出甚至有望增長到目前的4倍。
“長期來看,儘管中國經濟發展不可避免有許多問題,但客觀來説,中國正沿著一個比較好的趨勢前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一凡表示。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經濟總體平穩,上下波動也就0.1個百分點,並沒有什麼趨勢性的變化,維持全年增長7.4%的判斷。”
“大家都關心中國經濟增長的數據,但對於中國政府來説,最關注的還是中國就業的情況。”李克強答跨國公司負責人時表示,穩增長是為了保就業,調控的下限是比較充分的就業。李克強指出,在增速放緩的情況下,1至8月,31個大中城市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70多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多萬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就業不降反增,主要是改革發了力。
李克強稱,本屆政府成立以來,我們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各部門已取消和下放了6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今年又在全國推行商事制度等改革,企業準入的門檻降低了,“緊箍咒”松了,極大地調動了全社會創業興業的熱情。
數據顯示,1至8月,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800多萬戶,其中3至8月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後新註冊企業同比增長61%,出現了“井噴式”增長。
改革再加碼
中國沒有依靠“強刺激”,而是依靠“強改革”,來推動經濟發展。
李克強在致辭中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強力推動改革,大力調整結構,著力惠民生,保持了經濟平穩運作。中國會更加關注結構調整等長期問題,不隨單項指標的短期小幅波動而起舞。
“中國改革雖然不是跳躍式,但一直在步步推進,不間斷、不停頓。”李克強表示,“記得我就任國務院總理後在第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就表示,中國政府現有的1700多項審批事項,在5年內至少要砍掉三分之一。到現在,我們取消和下放的審批事項已達600多項,這個目標能夠提前完成。”
五年任務兩年完成,改革決心之堅定、力度之強勁前所未有。但一些部門“會批不會管”,“對審批迷戀、對監管迷茫”的問題依然存在。
“遇到困難時,有關部門説這屬於經營問題你們自己去解決,當遇到一些有利益的事情,他們就把手伸得很長。”珠海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達沃斯論壇年會上發言時表示。
對此,李克強介紹,今年後4個月的改革,將繼續從政府自身革命做起,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深化財稅改革,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包括“推進民營銀行試點工作”以及“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使公共資金公平有效地使用;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也正在積極探索試驗的過程中,政府還會進一步增加“公共産品”有效供給,以帶動有效需求,擴大居民消費,拓展新的增長領域。
“中國經濟正處於艱難的富有挑戰性的轉型當中,新的經濟模式會將重心從出口和投資轉向刺激國內消費。”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表示。
“總理講話包含了很多內容,含金量非常高。對企業來説,此前進行的改革已經看見成效,審批手續的簡化極大地節省了企業的時間和精力,項目開工遠比以前更快更流暢,我們非常期待進一步簡政放權。”玉柴動力副總經理余天亮接受《華夏時報》採訪時稱。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表示:“取消下放行政審批權,並不意味著政府部門沒有事情做了,而是提出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更高要求。反壟斷、反商業腐敗、打擊侵權假冒等都是政府維護市場秩序的基本責任。有的幹部並非故意不作為,而是面對新形勢出現了能力恐慌,責任清單十分必要。”
事實上,從簡政放權,到“權力清單”、“負面清單”,再到“責任清單”,儘管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但中國改革的信號絲毫沒有減弱。
“改革不會一帆風順,因為要觸動利益格局,一些坑坑洼洼、磕磕碰碰的情況在局部可能會發生,但我們決心已定。”李克強説。
[責任編輯: 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