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中國2020年將建成一批智慧城市

2014-08-30 09:3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新華網北京8月29日電(記者趙超、安蓓)記者29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8部門發布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概念由IBM公司首先提出,指以物聯網、雲計算、下一代互聯網等新技術應用為依托,使城市運行更安全高效、市民生活更便捷舒適。201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分兩批確定了193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同年10月,中國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成立,推動制定智慧城市產品技術標準、服務標準及評價體係。

   2014年公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統籌城市發展的物質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利用,推動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實現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指導意見指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雖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暴露出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體制機制創新滯後、網絡安全隱患和風險突出等問題,一些地方出現思路不清、盲目建設的苗頭,亟待加強引導。

   根據意見,智慧城市建設將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強和完善政府引導,統籌物質、信息和智力資源,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加強城市管理和服務體係智能化建設,積極發展民生服務智慧應用,強化網絡安全保障,有效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居民幸福感受,促進城鎮化發展質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建成的智慧城市將實現“五化”:

   ——公共服務便捷化。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居民、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的信息服務體係,公眾獲取基本公共服務更加方便、及時、高效。

   ——城市管理精細化。實現城市規劃和城市基礎設施管理的數字化、精準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動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生活環境宜居化。居民生活數字化水平顯著提高,水、大氣、噪聲、土壤和自然植被環境智能監測體係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線防控體係基本建成。

   ——基礎設施智能化。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建成。電力、燃氣、交通、水務、物流等公用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運行管理實現精準化、協同化、一體化。

   ——網絡安全長效化。城市網絡安全保障體係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基礎網絡和要害信息係統安全可控,重要信息資源安全得到切實保障,居民、企業和政府的信息得到有效保護。

[責任編輯: 普燕]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