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鄭勇最近一個月飯店請客吃飯比較多,買單時都刷信用卡付款。他向老婆吹噓,上月的信用卡積分會猛增。但當銀行信用卡對帳單寄來時,他傻眼了:積分增加很少,而且對帳單商戶名稱出現好幾個根本沒有去過的超市。他老婆頓時跳了起來:到這家超市買了幾千塊的東西,居然她都不知道,立刻質問鄭勇是否還有另外的“家”。
張勇的第一反應是,信用卡是否被盜刷了。他趕緊查看刷卡後銀行手機短信、微信通知,在一筆筆核對後,才發現,每一筆刷卡金額是對得上,但好多商戶名稱卻與銀行資訊不一致。張勇找到幾張僅存的刷卡簽購單,終於明白,簽購單上的商戶名稱冒用了。當初在飯店刷卡後,他只是快速核對了金額,根本沒看簽購單商戶名稱是否一致。不過他還是很恐慌,這家飯店的POS機裏面是否還藏有更多秘密?如果卡片資訊被非法複製,那損失就更大了。
“套碼”POS機上刷出的糊塗賬
快理財記者在微博上搜索了一下,發現全國各地都有POS機“套碼”現象。一位微博博主説,她在一家服裝店買了一雙鞋,信用卡對帳單突然出現一項“老關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明細,她嘲笑説,難道是為了證明鞋子的裏面那層內襯是豬皮,而立的明細嗎?
更嚴重的是,有些信用卡持卡人明明在杭州刷卡消費,帳單卻顯示在北京刷卡。有些消費者甚至遇到商戶所開發票、簽購單和信用卡對帳單屬於三個不同行業。
商家為什麼這麼做?杭州一家國有大行的收單部門人士説,主要是商戶想節省刷卡手續費,一般從高往低“套碼”,如餐飲刷卡手續費比超市高,那麼前者的POS機套用後者的商戶識別碼。
去年1月,發改委發佈了《關於優化和調整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的通知》,自2013年2月25日起,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新的收費標準按行業分類主要分成餐飲娛樂類、一般類、民生類以及公益類四大類,餐飲娛樂類的刷卡手續費率最高,為1.25%;百貨等一般商戶手續費率為0.78%;超市、加油站等手續費率為0.38%;醫院、教育等公益類則為零費率。其中,一般商戶還有細分,如房地産業80元封頂,經營範圍中帶批發二字的26元封頂,縣鄉優惠商戶10元封頂等等。批發的、封頂的往往沒有積分。
“商戶類型不一樣,費率差距較大,這就讓一些人有機可乘。”銀行人士透露,POS機亂象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大套小”,以費率最低的超市名義申請入網,拿到0.38%的費率,然後在飯店或者KTV等地方使用。
第三方支付POS機“套碼”利益鏈
周強去年在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上班,他的職責是業務拓展,尋找合作商戶。他説,現在支付公司競爭激烈,“套碼”幾乎是行業公開的秘密。
上月,央行發放了第五批19家第三方支付牌照,截至目前累計發放269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周強説,這麼多支付公司,如果按正規操作,很難在競爭中取勝。因此,很多支付公司採取“靈活政策”。
比如,他所在的這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全國各地尋找代理商,由後者來發展合作商戶。對於很多商戶來説,你以服務來行銷,根本沒有吸引力,周強説,大家都會使出殺手锏:價格,也即以更低的刷卡手續費率來拉攏客戶。這樣一來,“套碼”就成為共同的選擇。
周強舉例説,代理商找到當地一家餐廳,本來這家餐廳正常刷卡手續費率為1.25%,也即消費者刷卡100元,餐廳要支付1.25元刷卡手續費。代理商説,跟我合作,我只收你0.5%的刷卡手續費率。餐廳老闆自然願意,因為他能節省0.75%的手續費率。代理商於是將享受0.38%刷卡費率的超市POS機拿來給餐廳使用。
代理商的收益從哪來?周強説,就是0.5%與0.38%的差率,換言之,餐廳每刷卡一次,代理商就獲得刷卡金額0.12%的提成。這個差率完全由代理商與餐廳談判結果而定。有的第三方機構在拓展商戶時,承諾對於餐飲類企業只收取1%的手續費,同時將該商戶劃入了民生類企業。有的甚至將一些商戶劃入了免收刷卡手續費的公益類,差率可高達1%。
不過,“大套小”商戶需要等待“上家”超市來轉机,這在業內被稱為“二次清分”,這種POS機被稱為“二清機”,營業收入或貨款需經他人之手。
不過,周強説,“正規的大型超市不會這麼做,內部財務制度就不允許。一些代理商往往註冊或者偽造一套超市材料。因為審核POS機入網材料,只要提供法人代表身份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材料的複印件就可以。用軟體修改一下經營範圍並不難,完全能夠以假亂真,很難發現。”
他還説,“雖然銀行會對商戶的交易進行核實,不會讓商戶隨意修改交易內容,但由於商戶眾多而銀行人力有限,難以確保每家商戶的用途都與經營內容相符。”
為了應付檢查,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新的辦法,屬於“大套小”的高級階段,就是在安裝POS機程式時在軟體中修改商戶名稱,“偽裝”成餐飲,列印出來的商戶號、終端號全是假的,周強説。
最新伎倆:
免費升級POS機“偷”客戶
隨著第三方支付市場競爭的加劇,“切機”成了搶客戶的新手段。業內人士説,以往競爭基本上都是硬體上的,“切機”則是從軟體下手,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滿大街都是專業安裝POS機的,願意使用的基本上都開發得差不多了,有的商戶安裝了好幾家機構的POS機。”業內人士稱,為了快速搶佔市場,個別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代理商使出了歪招,“切機”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切機”,類似手機的“刷機”,一般以免費降低扣率為誘餌,勸説商戶升級POS機程式,然後偷偷卸載或者破壞競爭對手的原有程式,換上自家的軟體,分分鐘之內就使之變成自己的客戶。從外觀上看,POS機沒有任何變化,但其實已經換了資金清分路徑,收取手續費的東家也換了,商戶對這種特洛伊木馬式的“升級”往往蒙在鼓裏,一無所知。
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資深人士表示,這很容易引起惡性競爭,今天你改我的,明天我就改你的,互相切機,這個行業逐漸成了一個江湖。
[責任編輯: 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