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國務院密集調研地方經濟 穩增長措施是重點

2014-07-21 13:33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轉發 列印

  每經記者 王辛夷 發自北京

  7月以來,國務院高層在全國各地緊鑼密鼓地調研。

  在月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湖南調研之後,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汪洋、馬凱,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楊晶等人分別前往福建、河南、湖北、山西、河北、吉林等省份,對農業發展、産能過剩及實驗區建設等多個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解。而不論是哪個方面,調研的重點始終離不開穩增長。

  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的背景下,穩增長的重要性不斷凸顯,中央對地方的支援力度也在加大。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增長室主任劉霞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務院領導頻繁調研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考察穩增長措施的落地情況,了解措施所産生的效果。

  密集調研 重點不離穩增長/

  7月17日至19日,張高麗先後在福建省泉州、廈門、平潭和福州等地調研。他在調研期間提出,要全面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進一步擴大雙向投資規模。

  與此同時,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趕往山西調研,主題是農業農村工作。他強調,農業工作要為穩增長做出新貢獻。

  兩個省份遠隔千里,都面臨著相似的問題:傳統優勢産業面臨發展困境,經濟下行壓力大,穩增長任務重。從兩位副總理的調研主題中不難看出,國務院給兩省經濟發展開出的藥方大相徑庭:在曾經輝煌的煤炭大省山西,現代化農業正在悄然崛起;在面臨出口困境的福建,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可帶來新的開放機遇。

  此外,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也在本月初赴河南、湖北調研,幾乎所有的調研主題都是圍繞穩增長。

  劉霞輝認為,上半年國家層面出臺了不少穩增長措施,國務院頻繁調研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察措施落地情況,了解措施所産生的效果。現在把準各地經濟脈搏,有針對性的投資會在短期內産生良好效果。

  不過,在“不能單純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已成共識的今天,傳統産業結構調整、産能升級也被認為是穩增長的一條有效途徑。

  河北省邢臺市是産業結構調整的一個典型案例。過去,鋼鐵、水泥是支援該地經濟發展的支柱。近幾年來,這些産業嚴重産能過剩,邢臺市經濟發展急需啟動新的動力。

  17日,國務院參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在邢臺調研時,用“令人感動”四個字來形容邢臺市所做出的貢獻。他表示,邢臺要進一步做好上下游相關産業整個産業鏈,以及相關問題的綜合配套化解,切實加快産業結構調整、化解産能過剩工作。

  集中座談 調控不搞“大水漫灌”/

  在國務院高層及參事們忙著調研的同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4日至16日3天時間裏,連續舉行了三場和經濟相關的會議。三次會議的參會人員分別是企業家、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

  在15日與經濟學家座談時,李克強強調,在調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更多依靠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的力量,有針對性地實施“噴灌”、“滴灌”。而“噴灌”、“滴灌”的措施主要是簡政放權、有效增加公共産品供給、大力支援實體經濟。

  劉霞輝非常贊同定向調控的思路,他認為要看清各地需要,有的放矢地給投資,給政策。

  本月初,在湖南召開的部分省份和企業座談會上,李克強同樣強調過定向調控的重要意義。他表示,實施定向調控是宏觀調控方式的創新,是區間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區間調控的深化。就是要抓住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發力,更多依靠市場力量,更多運用改革辦法,不僅穩增長,也要調結構,既利當前更惠長遠。

  從剛剛公佈的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來看,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4%,其中二季度增長7.5%,比一季度小幅回升。分析普遍認為,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出臺和顯效,我國經濟出現了企穩回暖的跡象。

  不過,劉霞輝也表示,長期以來我國始終希望對經濟進行再平衡,以擴大消費的作用,減少對投資的依賴。然而,和啟動投資項目相比,依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難度要大得多。

  他説,在目前就業數據比較樂觀的情況下,既要調整居民收入水準,又要穩定物價、房價,降低居民儲蓄率,只有這樣中國經濟才有可能真正借上消費的力。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