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陜西神木依“煤”轉型 循環經濟打通發展路徑

2014-06-26 16: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新網陜西神木6月26日電 (記者 張一辰)地處陜西省北部的神木縣因“煤”而興,豐富的能源儲量令這個40多萬人口的小縣城被稱為中國的“科威特”,而如今在全國經濟下行的背景下,“轉型升級”成為當地經濟發展中的熱詞,26日記者在此間實地進行探訪。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煤炭產量完成37億噸左右,煤炭產量由前10年年均增加2億多噸,首次降至5000萬噸左右。預計2014年中國煤炭結構性過剩的態勢仍將持續。

  長期以來,煤炭作為最經濟的能源之一,在保障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降低能源對外依存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也一度令中國煤炭消費量呈“井噴”態勢。近年來,因煤炭市場供需失衡,致煤炭價格跌幅較大。同時,也倒逼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發展。

  坐落于神木縣城西南35公里的錦界工業園區,規劃佔地面積90平方公里,作為當地循環經濟發展的“引擎”目前已形成煤電、氯鹼、煤焦、化工、載能、建材、農畜產品加工等產業片區,入園項目82個,已建成投產52個,總投資達850億元人民幣。2013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63.5億元,上繳稅收25.3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億元。

  記者了解到,該園區通過引導企業設立研發中心、專利技術申報及加強科研投入等方法,令園區自主創新能力得以提升。並依靠企業內循環、產業間循環、廢物再利用和區域間循環,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混合所有制經濟與綜合性循環經濟模式成為園區在未來發展中的“核心思想”。

  2013年,中國政府出臺《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其中較為完整地提出了在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發展循環經濟的具體政策措施,提出主要資源產出率“十二五”末要比“十一五”提高15%,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總產值提高80%,此舉昭示當局發展循環經濟的決心。

  作為園區入駐企業,陜西北元化工集團紀委書記趙世強告訴中新網記者,該企業依托此間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以多元化、規模化、一體化的發展模式為基礎,通過資源循環利用,將生產成本降低近千萬元。

  “作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在升級轉型的過程中,民企吸收到國企的規范性、係統性、程序性,反觀國企也借鑒民企機制靈活、決策高效等特點,從而使企業的市場意識逐步增強。”趙世強認為。

  陜西神木縣副縣長封傑表示,近年來,神木縣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從企業、園區、社會三方面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已初步建成了具有明顯區域特色優勢和有競爭力的綠色能化基地。

  陜西省于2014年6月出臺《關于在神木縣府谷縣開展省直管縣試點的意見》提出,神木、府谷兩縣按照“圍繞煤炭深轉化、圍繞轉化做規模、圍繞規模深加工”的發展思路,以重大項目建設為依托,培育發展煤炭、電力、煤化工、特色載能、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精細化和高端化。同時,強化產業集聚、園區化及低碳循環發展。(完)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