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審計署點名中建投信託違規 “四證”不全

2014-06-20 09:43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本報記者 夏 青

  6月18日,審計署發佈對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公司”)2012年度資産負債損益審計結果的公告。公告稱,審計發現中投公司境外投資管理和風險控制、境內所屬企業及財務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規範問題。其中,中投信託被指出2011年以來,為“四證”不全房地産項目發行信託計劃融資9.49億元,其中2012年發生3.49億元。

  上述中投信託即中建投信託。

  一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雖然如此,但從最近兩年發生的兌付風險項目來看,並沒有中建投相關項目。

  中建投暫無影響

  房地産信託規模略升

  雖然遭到了審計署的點名,但一位中建投內部人表示,公司內部們還沒聽到什麼討論,業務目前沒有受到影響。

  中建投信託相關負責人表示,相關業務均按照流程向當地銀監部門進行了報備,至於審計署方面認為存在的問題,公司也虛心接受並將按要求作出調整。

  數據顯示,截止到6月19日,今年以來,中建投信託共成立房地産集合信託項目13個,規模共計436,350萬元,去年同期成立14個項目,規模共計 419,620萬元,規模略有上升。

  中建投信託的前身是原浙江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浙江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創建於1979年8月,1983年12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為非銀行金融機構,是國內最早經營信託投資業務的公司之一。2007年4月,浙江省國際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獲得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營業執照,成為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經中國銀監會批准,2007年11月,浙江省國際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更名為“ 中投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 5億元。2010年1月,公司股東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對公司單家增資,註冊資本增至人民幣15億元。2013年6月21日,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批復同意,並報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正式更名為“中建投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中建投信託發佈2013年度業績報告,截止報告期末,中建投信託總資産為41.05億元,較年初的30.02億元增加11.03億元,負債總額為5.61億元。報告期內,中建投信託實現營業收入10.24億元,其中利息凈收入為1.85億元,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為7.38億元。利潤總額為7.05億元,凈利潤為5.32億元。截止報告期末,中建投信託2013年資本利潤率為17%,每人平均凈利潤為425.82萬元。

  房地産市場風險加大

  “四證”不全信託計劃減少

  在緊縮房地産信貸的背景下,房地産信託因其獨特的優勢逐漸成為房地産業融資的主要渠道。業內人士表示,在前兩年的房地産信託高峰期,通過“假股真債”的方式為“四證”不全房地産項目發行信託計劃非常流行。這看似股權投資,本質上還是融資類項目,對於信託公司的主動管理能力並沒有太高要求。

  但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就目前的資訊披露來看,目前,為“四證”不全房地産項目發行信託計劃情況不多。

  按照銀監會相關規定,若要將信託資金以貸款形式向房地産項目提供融資,則該房地産項目需滿足“432”標準,即房地産開發項目四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以及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必須齊全、房地産開發項目資本金比例應達到國家最低要求30%,開發商或其控股股東具備房地産開發二級資質。

  但近年來為了規避監管部門對於房地産融資的嚴格審核,房地産信託“假股真債”的形式。

  所謂“假股真債”,主要是帶有回購條款的股權投資,雙方在合同中約定到期後由融資方回購信託公司此前入股的股權。採取這種模式為房地産項目提供融資並非直接發放貸款,因而“合理”的繞開了監管部門的限制,使部分不具備信託貸款主體資格的地産商得以通過這種模式獲取了融資。

  隨著房地産市場風險的加大,信託公司對此類融資也開始回避。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多家大型信託公司明確表示,對三四線城市房地産項目是堅決不做了,對於房企的要求也提高了,四三二(四證齊全、30%自有資金、二級開發資質)是最基本的要求。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