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剛剛過去的“五一”三天小長假,北京樓市“秋風蕭瑟”,成交總量同比大幅下降,全國多個城市也呈現出類似的情形。與此同時,房企拿地數量逐月遞減,上市公司利潤出現下滑;種種跡象表明,今年樓市整體“趨冷”已是大概率事件。
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五一”假期三天北京樓市成交總量僅為200套,同比減少85.48%。
無獨有偶,全國多個城市的樓市也呈現“蕭條”景象。中原地産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五一”期間54個城市合計住宅簽約套數為9887套,比2013年同期的14642套下降了32.5%。其中,一二線城市下降幅度最大,一線城市三天合計簽約1046套,同比下降40%。鏈家地産市場研究部分析師張旭認為,購房者深度觀望的情緒仍未有任何改善。
成交量下滑、利潤下降、拿地放緩;種種跡象表明,2014年樓市明顯出現了和2013年不一樣的變化。業內人士認為,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錯綜複雜。
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認為,去年由於出臺了“國五條”,對二手房交易所得徵收20%的個稅,造成了爆髮式的非理性的增長,因此成交量同比自然要下降。與此同時,房貸偏緊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購房需求。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説,當前房企與客戶群之間的博弈已經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在信貸收緊、自住房供應等多方因素的衝擊下,供需雙方的市場預判已經出現轉向,購房者觀望情緒增多,而房企“讓利跑量”心理漸佔上風,供需格局已經悄然生變。
中國房地産學會副會長陳國強指出,成交量的下滑恐帶動房價的下跌,而且今年這樣的降溫態勢恐怕還會持續。張大偉則認為,2014年整體樓市分化將愈加劇烈,在資金面趨緊的情況下,房價出現調整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則認為,自住型商品房陸續入市對二手房客源的入市心理産生了不小的影響,部分剛需也因此被分流。同時,不動産統一登記等樓市發展的長效機制大幅扭轉了市場各方的預期,這也是樓市轉冷的重要原因。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