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的關鍵仍在於紮緊制度的籠子,通過嚴格財務制度,強化財務監督,堵住官員的各種非分消費
□胡印斌
花13萬元做美容,然後以會議費、稿酬等方式公款報銷,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社部)辦公廳原副主任曹淑傑被北京高院終審以貪污罪判刑10年(4月13日《新京報》)。
因為做美容而落馬的女性官員,來自人社部的這一位不能算是最誇張的。據媒體梳理,此前已有多位女性官員因為美容落馬。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原總會計師魏淑清,美容消費19萬餘元,獲刑20年;北京華風氣象影視資訊集團原法定代表人石永怡,美容消費100萬元,獲刑11年;北京市衛生局機關工會原主席白宏,美容消費399萬元,獲刑15年……
與不少男性官員倒在女色上一樣,倒在美容腐敗上的女性官員,也可以開列出一個很長的名單。這樣的別樣風姿,不免讓人大開眼界,甚至還會多出一些綺麗的遐想。不過值得追問的是,她們真的是倒在美容上的嗎?
看上去情形確實如此。公款的流向、消費的終點,都指向了一家家女子會所;檢察院的調查取證、法院的最終認定,也都是以貪污公款論處。而從曹淑傑的案例看,其在女子會所的美容消費還不僅僅是本人,還有家人等。她的案發也正是因為有線索舉報,其女在一家女子會所美容消費後,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單位,開據辦公發票。
按道理講,事實俱在,這些女性官員倒在美容消費上那是絕無問題了。然而,深入探究即會發現,問題遠沒有那麼簡單。美容消費云云,不過是貪腐官員贓款的一個去向而已,並不具備導致官員必然貪腐的力量,不可能成為女性官員貪還是不貪的決定性因素。若是總在膠著于發現官員貪腐的目的,找尋貪腐的理由,則很可能會忽略真正的反腐路徑。
必須明白,很多時候,官員的貪腐行為並不是先有了消費目標才開始去打公權力的主意,而是因為公權力先有了漏洞,有機可乘了,然後才出現了貪腐行為。若是適時紮緊一下籬笆,堵塞漏洞,哪怕是亡羊補牢,後繼的腐敗行為也註定會有所收斂。
因為,問題的關鍵仍在於紮緊制度的籠子,通過嚴格財務制度,強化財務監督,堵住官員的各種非分消費。一方面,應該儘快實現“三公”經費的公開,以公開促公正,徹底堵塞財政經費流向不當途徑的可能性。這其中,還要特別注意查處單位部門的小金庫以及自收自支單位與政府部門之間的灰色利益鏈條,杜絕利益輸送。
應該逐步將公務消費納入政務公開的內容,推進公務消費的公開化和透明化。現在,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公務卡結算制度,避免公務消費現金支付、先消費後報銷的現象,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務消費公開透明,從源頭預防公務消費腐敗。據《人民日報》年初報道,海南省嚴管公務消費,去年省級“三公”經費減少了1個億。
另一方面,這些年來,類似私人會所這樣的奢靡場所紛紛出現,正反映出公權力約束一度相對鬆懈的現狀。若想改變這種現狀,首先應該從嚴約束權力,規範權力的運作,同時,對於那些明顯違背社會常理、消費者常識的私人會所,也要嚴厲查處,不使其成為利益輸送的非法之所。
可見,只要能夠強化對權力運作過程的監督,嚴格制度約束,則很多雷人的腐敗行為就有可能避免,而諸多女性官員也就不必倒在美容上了。反之,若依然缺乏約束,或者雖然建章立制,有了嚴格的規定條文,但缺乏監督落實,則類似千奇百怪的腐敗現象將難以絕跡。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