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中國外債數量上升風險下降 短期外債用於擴大貿易

2014-04-08 10:0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外債餘額呈增長趨勢,特別是短期外債佔比高達近八成。有人擔心這種情況再疊加其他因素,有可能釀成系統性風險。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司副司長郭松表示,儘管外債規模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但在外儲規模中的佔比仍呈現持續下降態勢,外債風險其實是在持續下降的。

  【總規模增長迅速】

  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外債餘額為5.2625萬億元(等值8631.67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臺灣地區對外負債),佔當年國內生産總值的9.4%。2013年外債餘額同比增長約17.12%,增速高於2012年的6.04%。

  在外債餘額中,登記外債餘額為32109億元人民幣(等值5266.67億美元),企業間貿易信貸餘額為20515億元人民幣(等值3365億美元)。

  業內人士指出,外債餘額增長迅速,一方面與外貿發展有關,另一方面也受週邊市場利率普遍較低和人民幣長期升值造成的利差、匯差等因素的影響有關。

  “2013年我國外債變化呈現外債總規模快速增長、中資金融機構外債餘額增長推動了登記外債餘額的上升兩大特點。”郭松説。

  郭松分析,首先,總規模快速增長主要來自於與貿易有關的信貸。2013年,外債餘額總規模增長,其中,企業間貿易信貸和銀行貿易融資對外債餘額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6%和35%;其次,2013年末登記外債餘額同比上升18%,其中,中資金融機構外債餘額對登記外債餘額的貢獻是72%。中資金融機構外債餘額主要來源於遠期信用證和海外代付。“這主要和中國是貿易大國有關,與貿易有關的融資可能會多一些。”

  【短期外債佔比高】

  在2013年外債餘額中,中長期外債(剩餘期限)餘額為11373億元人民幣(等值1865.42億美元),短期外債(剩餘期限)餘額為41252億元人民幣(等值6766.25億美元),短期外債佔全部外債的比重達到78%。

  短期外債中,企業間貿易信貸佔49.73%,銀行貿易融資佔21.08%,二者合計佔短期外債(剩餘期限)餘額的70.81%。

  一般來説,國際上認為短期外債佔全部外債的比重應控制在25%警戒線以內。當前我國短期外債佔比如此之高,是否會對經濟安全構成影響?

  對此,郭松認為,我國短期外債比重雖高,但並不存在什麼風險。“一是因為短期外債佔外匯儲備的比重只有17.7%;二是因為短期外債大部分與貿易有關。”郭松説,市場應更看重短期外債和外匯儲備的比例,2001年這一比重是39%,而截至2013年末,已經下降到17.7%,理論上説沒有風險。

  郭松解釋,國際上認為,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重安全線是100%。而我國的短期外債大部分與貿易有關,從經驗來看,貿易引起的債權債務,一般不會構成債務風險。據統計,在短期外債中,企業間貿易信貸佔49.73%,銀行貿易融資佔21.08%,二者合計佔短期外債(剩餘期限)餘額的70.81%,這部分外債具有真實的進出口貿易背景。

  【風險呈下降趨勢】

  我國外債規模快速增長是否意味著風險在上升?專家指出,外債風險不是上升而是在下降。

  除短期外債佔外儲比例下降外,郭松説:“我們還有其他一些指標。前面説到的償債率、負債率、債務率等。因為我們整個GDP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外匯儲備在不斷增加、我們的進出口貿易在不斷增加。我認為,我們國家總體的外債風險不是在上升而是在下降。”

  據初步計算,2013年末,我國外債負債率為9.40%;債務率為35.59%;償債率為1.57%;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為17.71%,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

  雖然風險下降,但依然要防微杜漸。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表示,儘管我們的短期外債的總額和外匯儲備相比比率非常低,外匯儲備已接近4萬億美元,短期外債現在可能是5000多億美元,似乎我們償還這個外債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當然是從全國平均水準,或者從一個大數來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些企業沒有問題。對一些企業來説,如果沒有能力償還,也會出現局部的違約。本報記者 羅 蘭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