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中國裝備制造業產值居世界首位 總量突破20萬億元

2014-04-03 11: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原標題:中國裝備制造業產值居世界首位 總量突破20萬億元

  本報南寧4月2日電 (記者龐革平、王雲娜)記者從今天在南寧召開的全國裝備工業工作會議上獲悉:2013年我國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突破20萬億元,是2008年的2.2倍,年均增長17.5%,佔全球裝備制造業的比重超過1/3,穩居世界首位。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介紹,我國多數裝備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發電設備產量1.2億千瓦,約佔全球總量的60%;造船完工量4534萬載重噸,佔全球比重41%;汽車產量2211.7萬輛,佔全球比重25%;機床產量95.9萬臺,佔全球比重38%。

  蘇波說,我國裝備自主化邁上新臺階。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蛟龍”載人深潛器取得重大突破,大型運輸機和大型客機已完成布局,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百萬千瓦級水電機組等一大批重大技術裝備研制成功,並在市場上得到應用。

  新興產業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智能制造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目前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佔裝備制造業比重已超過10%。2013年,海洋工程裝備接單量佔世界市場份額29.5%,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35000輛,智能化儀器儀表、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此外,產業聚集邁出新步伐。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授牌77個裝備制造領域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佔全國示范基地總量的29%。若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聚集區初步形成,高端裝備形成以上海臨港、沈陽鐵西、遼寧大連灣、四川德陽等為代表的產業示范基地;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形成以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為中心的產業集聚區;工程機械主要品牌企業集中在徐州、長沙、柳州、臨沂等地區。沈陽、蕪湖、上海、哈爾濱、廣州等地建立了工業機器人產業園。

  蘇波認為,雖然我國已成為裝備制造業大國,但還不是裝備制造業強國,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研發設計水平較低,試驗檢測手段不足,關鍵共性技術缺失;二是基礎配套能力不足,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基礎制造工藝落後,關鍵材料依賴進口;三是產業結構不合理,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四是發展質量效益不高,目前我國裝備工業增加值率26%,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6—8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