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今年國防預算8082.3億 同比增12.2%

2014-03-06 09:07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京報訊 (記者蔣彥鑫)2014年,全國財政收入預算14.05萬億元,支出15.4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國防預算支出為8082.3億元,比去年增長12.2%。

  昨日,《關於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

  國防費連續4年增長率超10%

  從2014年中央預算主要支出項目安排來看,社保和就業支出7152.96億元,教育支出4133.55億元,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038.05億元,住房保障支出2528.69億元,公共安全支出2050.65億元。

  同時,今年國防支出8082.3億元,增長12.2%。查詢數據顯示,我國國防費用連續4年增加,並且增長率均超過10%。2013年我國國防支出預算為7201.68億元,增長10.7%。2012年中國國防費預算為6702.74億元,增長11.2%。2011年中國國防費預算6011億元,比上年增長12.7%。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新增國防費將主要用於提高武器裝備現代化水準、提高軍隊人員生活待遇和推進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等三個方面,而武器裝備建設、新型作戰力量建設、資訊化建設、實戰化軍事訓練和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則是軍費保障的重點。

  研究部門決算按經濟分類公開

  報告提出,今年還要細化政府預決算公開內容。研究將部門決算按經濟分類公開。

  現行政府支出分為功能分類科目和經濟分類科目。支出功能分類是按政府主要職能活動所作的分類,目前設置有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公共安全、教育等26個大類。支出經濟分類是在功能分類的基礎上,按支出的經濟性質和具體用途所作的分類,用以明確反映政府的錢是怎麼花出去的。目前設置有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12類。

  比如對教育部門來説,按功能分類主要就是教育,人們只知道這筆錢用在教育上,具體怎麼用不得而知。如果再從經濟分類來看,人們就可以知道這筆錢中有多少用於教師的工資獎金,多少用在教學業務上,多少用於教學設備上,這樣,對這筆支出就會有更多的認識。

  ■ 焦點

  房地産稅立法進程將加快

  【預算報告摘要】 推進稅收制度改革。在全國範圍內實施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營改增試點,抓緊研究將電信業納入營改增範圍的政策,力爭今年4月1日實施。加快房地産稅立法進程,加快推動環境保護稅立法工作。

  【解讀】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表示,在徵稅初衷上,要摒棄房地産稅可以降低房價的想法,房地産稅對降低房價的作用,可謂杯水車薪。

  但他認為房地産稅必須徵收,稅基要寬,稅率要低,也就是説,要把絕大多數房子納入徵稅範疇,但徵收標準不宜過高。房地産稅徵收後,地方政府可以用這些錢來做一些基本公共服務,比如治安、交通乃至環境治理。同時,這些錢花在什麼地方,必須要進行公開。

  各類稅收優惠政策將清理

  【預算報告摘要】 全面清理規範財稅優惠政策。清理範圍包括:各級政府出臺的對各類區域的稅收優惠、收入全留或增量返還政策;對企業的稅費減免、先徵後返和財政補貼,低價出讓轉讓土地和國有資産政策;對個人的稅費減免、先徵後返和財政補貼等政策。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政策要停止執行,稅收優惠政策統一由專門稅收法律法規規定,各類發展規劃不得另行規定財稅優惠政策。

  【解讀】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曾康華表示,當前各種優惠政策名目繁多而混亂,一些是出於吸引投資考慮;一些則是我國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機時,各級政府出臺的優惠措施,這些措施在出臺當時可能對經濟有一定推動作用,但時間一長,一方面不適應新形勢,一方面導致權力尋租。為此,清理是必須的。

  今年中央預算主要支出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152.96億元,增長9.8%

  ●教育支出4133.55億元,增長9.1%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038.05億元,增長15.1%

  ●住房保障支出2528.69億元,增長9%

  ●節能環保支出2109.09億元,增長7.1%

  ●交通運輸支出4345.68億元,增長5.1%

  ●公共安全支出2050.65億元,增長6.1%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